2022年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docxVIP

2022年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2022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2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2》。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4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①神识 正常     0分 嗜睡     3分 迷蒙     5分 神昏     7分 昏愦     9分 ②语言   正常     0分 构音不清   1分 语句不全   3分 字词不清   4分 失语     6分 ③面瘫 无      0分 轻瘫     1分 全瘫     2分 ④眼征  无      0分 二目上吊   2分 目偏不瞬   4分 ⑤上肢瘫  无      0分 上举力弱   1分 上举过肩   2分 上举不到肩  4分 最多可略摆动 不能动    6分 ⑥指瘫   无      0分 力弱     1分 握拳伸指不全 2分 略动     4分 全瘫     5分 ⑦下肢瘫  无      0分 抬高45°以上1分 抬高不足45°2分 摆动平移   4分 略动、不能动 6分 ⑧趾瘫 无      0分 力弱     1分 伸屈不全   2分 略动     4分 全瘫     5分 ⑨其他症征 瞳神异常   7分 抽搐     7分 呕血便血   8分 二便自遗   8分 目合口开   8分 鼻鼾息微   9分 脉微欲绝   9分 手撒肢冷   9分 评分: 病类诊断评分是各项最高分相加而成,满分为52分。 诊断分级:  1~13分为轻型; 14~26分为普通型; 27~39分为重型; 40分以上为极重。 4.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吴勉华、石岩主编,2021年)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 ①风痰火亢: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发病突然,心烦易怒,肢体强急,痰多而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②风火上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势突变,神识迷蒙,颈项强急,呼吸气粗,便干便秘,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③痰热腑实: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④风痰瘀阻: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⑤痰湿蒙神: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神昏,痰鸣,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滑。   ⑥气虚血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   ⑦阴虚风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吴勉华、石岩主编,2021年)、202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2》。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ok_z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206607300006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