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docVIP

2022年版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2022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出血行内科保守治疗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2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痰热内闭证 元气败脱证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与202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脑出血)的患者。 2.适合内科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者,即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无合并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 3.继发于脑梗死的出血,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肿瘤性出血,血液病、淀粉样脑血管病、感染性动脉炎、动脉炎引起大动脉炎、药物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头颅CT、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D-二聚体、C反应蛋白、传染性疾病筛查、高同型半胱氨酸、心电图、心电监测、颈动静脉彩超、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眼底检查、头颅MRA、DSA或CTA、腹部彩超,超声心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热内闭证: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2)元气败脱证: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3)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平肝潜阳,熄风清热。 (4)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清热化痰,熄风通腑。 (6)气虚血瘀证:补益元气,活血通络。 (6)阴虚风动证: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他中医特色治疗 (1)针灸治疗 (2)推拿治疗 (3)中药熏洗 (4)设备治疗 4.西医治疗(具体参考202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内科治疗 脑出血治疗的首要原则是保持安静,稳定血压,防止再出血;根据病情,适当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血糖、体温稳定;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护理,预防及治疗各种颅内及全身并发症。 血压管理 2)颅内压(ICP)增高的处理 ①颅内压升高者应卧床,适度抬高床头约 30°,头位于中线上,避免过度屈伸颈部,以增加颈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瞳孔大小及反射等。 ②对需要气管插管或其他类似操作的患者,视具体情况可应用镇静剂。镇静剂应逐渐加量,尽可能减少疼痛或躁动,以免引起颅内压升高,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常用的镇静药物有丙泊酚、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等;镇痛药有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③药物治疗:若患者具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或实测ICP≥22mmHg,可应用脱水剂,首选 20%甘露醇(每天 1~3g/kg),也可考虑使用甘油果糖、利尿剂、白蛋白、高渗盐水等,用量及疗程依个体而定;应用上述药物时应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容量,并注意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可在 ICP监测下指导脱水治疗。 ④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测:关于在 ICH 患者中监测和治疗 ICP 的适应证,目前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因此 ICP 升高的管理原则通常借鉴脑外伤指南,后者推荐在 GCS 评分 3~8 分的患者中放置 ICP 监测装置,并维持 ICP<22mmHg 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fusion pressure,CPP)60~70mmHg。 3)血糖管理 无论患者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史,入院时的高血糖均预示脑出血患者死亡和转归不良的风险增高;而低血糖可导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ok_z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206607300006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