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锂离子电池粘结剂总结ATLCATL.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简介ATLCATL;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简介 粘结剂的定义及技术要求 粘结剂作用机理 粘结力的影响因素 粘结剂的评估方法 常用阴极阳极粘结剂 粘结剂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 粘结剂定义 在电极中,粘结剂是将正负极活性物质粘附在集流体上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主要作用是粘结活性材料,并在电池生产和使用过程维持极片的机械结构和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要求 电解液相容性:不溶于电解溶液,不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 电化学稳定性:在操作电压范围内,粘结剂不会被氧化或还原;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不与活性材料、Li及其他物质发生副反应; 加工性能:能提供良好的浆料、极片、电池加工性能; 粘结性能:能提供足够的粘结强度,以确保在电池生产、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活性材料从极片上脱落失效的现象; 动力学性能:粘结剂应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 安全性能:粘结剂至少不能恶化电池的安全性能。; 粘结机理 粘接是一种界面现象,包括两个过程:先润湿,再产生粘结力。润湿是粘接的先决条件。 润湿性 润湿是液体在固体表面的均匀铺展现象,反映了液体与固体之间的亲和性。润湿主要由表面张力引起,对液体称为表面张力,对固体则称为表面能。;吸附理论 粘结剂分子通过布朗运动向被粘接物体表面移动扩散,当粘结剂与被粘物分子间距达到10埃时,便产生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即范德华力,使得胶黏剂与被粘结物结合更加紧密。 扩散理论 适当降低粘结剂的分子量有助于提高扩散系数,改善粘接性能。 静电理论 当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紧密接触时,金属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容易得到电子,这样就在界面产生接触电势,形成双电层产生静电引力。 化学键理论 离子键力、共价键力、配位键力 机械结合理论 粘结剂在不平的被粘物表面形成的机械互锁力。; 粘结力的衰减原因 外力对粘结力的破坏:剪切、正拉、杠杆力或劈裂力、剥离力; 粘结界面消失,粘结面积减少(Substrate failure); 粘结点被其他物质所污染与取代(Adhesion failure); 粘结剂分子链被破坏(Cohesion failure);界面粘接的影响因?? 被粘接基材的性质 (金属,塑料,橡胶,陶瓷等材料的表面能); Al(840J/m-2)、Cu(1103J/m-2)、铁(钢)(1800J/m-2) 被粘接界面的微观状况 (平面,曲面,粗糙度,被污染状况等); 粘结剂的不同特性 相对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润湿能力和内聚强度 分子极性:一般介电常数3.6以上为极性材料,2.8-3.6为弱极性材料,2.8以下为非极性材料。极性大的粘结剂适合粘结极性大的材料,极性小的粘结剂适合粘结极性小的材料。 SBR: 1.5-2.5;PVDF: 7.2;PI: 3.0-4.0;PA: 4.1;PAN:6.5 分子的交联度:流动性、润湿及扩散能力 结晶性能 化学活性 处理工艺:粘结时施加的压力、时间、温度,交联剂与增粘剂的使用等; 粘接剂的使用环境:温度, 湿度, 化学环境,pH,紫外线老化等;;如何获得最大的界面粘接力 提高被粘固体的表面能:对被粘固体表面进行处理,清洗污染物,或者表面进行化学、物理处理以提高其表面能,如对被粘材料涂底胶,表面离子处理等; 机械铆合作用:适当增加被粘固体的表面粗糙度; 尽量取得较高的粘结接触面积: 提高粘结的时间:胶需要时间流动与铺展; 提高温度:高温能促进胶的润湿与流动; 表面处理:增加被粘固体的粗糙度; 压力:促进胶的润湿与流动,避免界面气泡; 化学修饰:在被粘固体表面化学修饰上能与粘结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官能团; 针对不同被粘结材料选用不同的粘结剂;;粘结剂评估的基本流程及评估项目 (P37);剥离强度测试---粘结力/内聚力 一般常用粘接力Adhesion与内聚力Cohesion来衡量粘结强度。Adhesion是存在于两个表面之间的吸引力,而Cohesion是粘结剂自身分子间的吸引力、聚集力。;测试方法1-扣电;测试方法2;吸液能力测试 高分子的溶度参数和电解液溶剂的溶度参数接近,会较容易溶胀,甚至溶解在电解液中; 同样对同一种交联高分子,如果交联度低,较易溶胀; 高分子溶胀的微观表现是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增大、弹性密度下降,宏观上表现为体积和重量增大,强度变差。;电化学稳定性测试 一般要求binder能耐受0-5V的电压。电化学稳定性好的binder不仅能在正负极中应用,也能涂覆于隔膜,应用在高电压体系。;极片柔韧性测试---卷针法 对锂离子电池来说,正负极极片相当于活性材料和Binder的复合材料,Binder的柔韧性直接影响到极片的柔韧性; 极片的弯折部分往往是Binder柔韧性表现最突出的部位,因此可利用不同直径的卷针来测试。;Binder上浮表征;Binder上浮表征---染色法 针对SBR粘结剂,

文档评论(0)

suping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