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共十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pdfVIP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共十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注释】①舳舻 (zhú 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②利涉:出自 《易 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全诗写寻访天台和赤城,未对二者进行正面描写,而以侧面的烘托渲染来引发人们对天台 和赤城如仙如幻的联想。 B.首联和颈联生动地勾勒了一幅秋江晨渡的水国景象:秋日的早晨,诗人在青山迢迢、江水 浩渺的越国水中挂帆起航。 C.颔联以平淡的问答暗示诗人的孤独:江面上船只熙来攘去,为生计奔波,唯有诗人去寻访 恍若人境之外的天台山。 D.尾联写诗人远望天边的朝霞,怀疑那就是赤城山,一个 “疑”字尽显赤城山的奇幻景象以 及诗人对它的向望之情。 2.这首诗宋刻本的标题是“舟中晚晚”,尾联“霞色晓”为 “霞色晚”,请结合具体内容,分 析为什么今本的处理更为妥当。(6 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②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注】①江中孤屿:涧南园附近汉江中的一个小岛。王迥:号白云先生,家住襄阳鹿门山, 是孟浩然的好友,两人关系相当密切。②鲛人:传说中的海底怪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先描写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再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最后抒写诗人对王迥的 思念,全诗行文流畅,浑然一体。 B.开头两句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 孤屿,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 C.“夕阳”句为景语,“中坐”句为情语,“兴非一”指兴致无穷,不一而足;这两句将两人 一起游览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D.“南望”句写因为思念友人王迥,遥望他所住的鹿门山;“恨如失”写诗人回到家中,因不 能入仕而顿生满腔怨恨,若有所失。 1 2.试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对“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一联作简要赏析。 (6 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阅。 潼关① 汪元量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②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③。 桃林塞④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注释]①此诗为汪元量送南宋被俘的皇帝赵隰到甘州出家后,返回大都,路经潼关时所作。 ②邮亭:古时的驿站。③望乡台:汉成帝时,边兵被迫离境,筑台望乡。④桃林塞:即桃林,在 今潼关以东,灵宝以西地区。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