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
概述
Ø 我国幅员辽阔,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近十多年来发生的南方地区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山洪泥 石流等大型自然灾害,不仅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而且对当地的公共 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Ø 自然灾害造成了人与其生活环境间生态平衡的破坏,为传染病的流行 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威胁着灾区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Ø 做好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护灾区人民健康、维护灾 区社会稳定、减轻灾区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Ø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海啸、洪涝、泥石流等。
2
目录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 影响
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 防控对策
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的主 要措3
Part.01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 影响
4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 发病的影响
自然灾害后传染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供水系
统毁损
食物
短缺
居住条
件破坏
燃料
短缺
人口
迁徙
水体
污染
供水系统损坏
灾后饮用水系统严重破坏,供水中断,粪便、 垃圾、污物大量堆积、尸体腐烂等污染水源,生活 用水被污染的机会增加。
Ø 四川巴塘曾因旱灾而发生了较大范围的细菌性痢疾流行。 Ø 在一些低洼盐碱地区,水旱灾害还会造成地下水位的改变,
从而影响饮用水中的含盐量和pH值。当水中的pH值与含 盐量升高时,利于霍乱弧茵的增殖。因而在一些传统的霍 乱疫区,常会因水旱灾害而造成霍乱的再发,并且有时延 续较长时间。
食物短缺
人们被迫在恶劣条件下贮存食品,很容 易造成食品的霉变和腐败,从而造成食物中 毒以及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此外, 洪涝灾害常伴随阴雨天气,粮食极易霉变。 而当灾害发生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时,食物的 腐败变质极易发生。
燃料短缺
Ø 在洪涝灾害中被洪水围困的灾区群众,或是由于地震灾害 导致交通阻碍受困的灾区群众。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灾区 群众喝生水,进食生冷食物,从而增加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与蔓延的可能。
Ø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短期内难以恢复时,燃料短缺可能造成 居民个人卫生水平的下降。特别是进入冬季,人群仍然处 于居住拥挤状态,可能导致体表寄生虫的寄生和蔓延,从 而导致一些本来已处于控制状态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斑疹 伤寒等重新流行。
居住条件破坏
Ø 露宿使人们易于受到吸血节肢动物的袭 击。在这一阶段,虫媒传染病的发病可 能会增加,如疟疾,乙型脑炎和流行性 出血热等。
Ø 人口居住的拥挤状态,有利于一些通过 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流行, 如红眼病等。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到冬季, 则呼吸道传染病将成为重要问题,如流 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人口迁徙
Ø 人口的大规模迁徙,首先是给一些地方病的 蔓延创造了条件。我国云南历史上最近一次 鼠疫大流行,就是从人口流动开始的。
Ø 当灾区的人口外流时,可能将灾区的地方性 疾病传播到未受灾的地区;更重要的是,当 灾区开始重建,人口陆续还乡时,又会将各 地的地方性传染病带回灾区。如果受灾地区 具备疾病流行的条件,甚至可能造成新的地 方病区。
Part.02
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 防控对策
11
灾害前期
1.基本资料的积累
2.传染病控制预案的制定
3.应急队伍及物资准灾害后期
1.重建疾病监测系统和安全饮水系统 2.做好环境卫生整治
3.防止吸血昆虫的侵袭并及时发现和 处理传染源
灾害冲击期
以紧急救护为目的医疗队,应当 配备足够数量的饮水消毒制剂和预防 与处理肠道传染病的药物,以控制最 初的疾病暴发流行。
后效应期
做好灾后流动人口的管理、对其 采取如加强监测、补充免疫等措施, 也是灾后传染病控制工作的非常重要 的方面。
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 防控对策
01
03
02
04
Part.03
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 的主要措施
13
1.要做好灾后预防接种需求评估
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 的主要措施
01
03
05
风险评估
1.识别传染病风险因素
2.风险评估应关注的重点传染病(呼吸道、消 化道、虫媒等传染病)
饮水卫生
重点解决集中式供水、集中安置点的饮水安 全问题。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建立水质卫 生监测体系。
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
正确的饮用水消毒;必要的时候,可使用消 毒剂对污染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02
04
06
灾后的传染病监测与暴发控制
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监测是预防灾后传染病流 行和暴发的重要环节。
环境卫生
关键是做好人类排泄物、生活垃圾、医疗垃 圾、遇难者遗体的正确处理,减少环境因素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食物与营养
坚持食品卫生“全程控制”的原则——做好食品 安全工作是灾后防病工作重点。
预防接种
07 2.根据受灾地区传染病监测和评估结果,结合 08 灾区实际情况,可分别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
应急接种和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
健康教育
需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