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画家的生态审美智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画家的生态审美智慧 郭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画家,也是画学史上首屈一指的画论家。 徐复观先生对其《林泉高致》的评价是:〃并时,及此后的画论虽多, 然平实周到而深切,殆无能出郭氏范围之外的。〃[1]214郭熙的《林 泉高致》一直为学界所关注,不过大家的学术兴奋点多聚焦在郭熙画 学的哲学基础、美学特征以及东西方构图思想的比较等几个方面,而 没有注意到《林泉高致》蕴含的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事实上,郭熙 的《林泉高致》作为中国古代山水画论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了古人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古人对诗意栖居的理想追求,其中蕴 含的生态审美智慧尤其值得我们探索。一、〃丘园养素〃的绘画功能 论蕴含着浓厚的家园意识 家园意识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重 要美学范畴。海德格尔说,〃在这里,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 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惟有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 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这一空间乃由完好无损的大地所赠予。大 地为民众设置了他们的历史空间。大地朗照着‘家园。如此这般朗 照着大地,乃是第一个‘家园天使〃[2] 15, 〃返乡就是返回到本源 近旁〃[2]24。海德格尔指出了家园意识的两个特质:其一,〃家园〃 是人自由的居所,是人与大地和谐共存的空间;其二,〃家园〃具有本 源性。这就是说,〃家园意识〃虽然是当代的生态存在观念,却具有普 遍意义,它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生存意识之中,并通过哲学、艺术等 形式表达出来。郭熙的《林泉高致》作为中国古代山水画论的最高成 就,开篇便抒发了对〃家园〃的怀恋之情。郭熙在《林泉高致bull; 山水训》开篇写道:君子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 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陨鹤飞鸣,所 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 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 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 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 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 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 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3]632〃丘园养素〃,〃丘园〃就是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空间,〃素〃即素心,即人的本真之心。在郭熙看 来,〃丘园养素〃、〃泉石啸傲〃、〃渔樵隐逸〃、〃陨鹤飞鸣〃这样的人与 自然和谐自由的生命空间才是人们〃常乐〃、〃常适〃、〃常亲〃的家园, 是人性的本源之境,而纷纷扰扰的俗世生活则有违人的本性,是〃人 情所常厌也〃。但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画家,郭熙却不能返回山 水田园,不能做〃离世绝俗〃之行。家园之思犹在梦寐,〃披图细玩幽 栖处,笑指青山是故乡〃[4]594,画家之所以爱画山水,实在是希望 通过卧游山水抚慰对故园的怀恋,返回故乡。需要指出的是,艺术家 怀恋的不仅仅是人生的故园,更是那积淀在人类意识深层的人性生长 起来的地方,那是人性得以生长的本源之境。在那里,人与自然拥有 着本原性的和谐,人与自然建立了密切的情感联系。在人性本源的居 所,一切存在都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 们生命的一部分。人类文明的发展迫使人们离开故园,走进陌生的生 存境域,但人们却对回归本源保持着永恒的冲动。在中国艺术中,自 然就是人类精神的终极归宿。艺术家进行创作不是因为自然界这样那 样的美,而是为了构建精神的家园,满足生命深处回家的渴望。二、 〃饱游饮看〃的审美观照蕴含物我平等的生态智慧在审美观照方面, 郭熙提出了〃饱游馀看〃的命题,这一命题内蕴着物我平等的生态智慧。 郭熙指出:〃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饮看。 〃[3]636他认为要创作出理想的艺术作品,就要遍游山川,阅尽天下 美景,这样胸中就自有丘壑,创作自然神妙。其一,对自然〃以林泉 之心临之〃的平等亲和态度。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这是〃饱游饮看 〃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画学坚持的是〃主客二分〃 原则,把自然视为与主体对立的客观存在物。西方画家总是从自身出 发,观照与自身相关的环境和世界,客体作为外在于人的存在,只是 因其对人有用才有价值。在中国古代画家那里,自然与人是同一的, 山水自然也是有生命的存在,具有内在价值。画家对山水进行观照不 是把山水视为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视为与我血肉相连的关系存在。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对山水的观照要〃以林泉之心临之〃的命题。 郭熙说:〃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奢之目临之 则价低。〃[3]632看山水要有〃林泉之心〃,就是说要有平等亲和的态 度。所以,在郭熙眼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 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3]634。山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