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第3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pdfVIP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3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 3 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单元练习题是全部考生最大的需求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答 题的精确率和效率,高一语文必修一第 3 单元检测题为大家解决 了这个问题,还迟疑什么,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每小题 3 分) 一、基础 (12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寥落(liáo) 桀骜不驯(ào) 立仆(pū) 赁屋授课(lìn) B.作揖(yī) 干练坚决(?ān) 解剖(pōu) 长歌当哭(dān?) C.莅校(lì) 屏息以待(pín?) 激亢(kàn?) 涕泗沟通(sì) D.鳏夫(?uān) 屠戮妇婴(lù) 山阿(ā) 归纳演绎(yì) 【答案】 A(B 项干:?àn,当:dàn?,C 项屏:b ǐn?,D 项阿: ē)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深味悲凉 出离生气 陨身不恤 绯红黎明 B.微漠悲伤 直面人生 枪弹攒射 欣然前往 C.广有羽冀 黯然泣下 惊心动魄 浸渍人心 D.绿草如茵 逆来顺受 高官显宦 深居拣出 【答案】 B(A 项陨―殒,C 项冀―翼,D 项拣―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 年 12 月 10 日零晨,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悬壶济世、为人类健康和福祉孜孜以求的 科研勇者获此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B.香格里拉古城被烧毁三分之一的惨景,还历历在目;拥有 300 年历史的一座侗寨,转瞬间又毁于一旦,令人惨不忍睹。 C.欧洲自行车贸易博览会是欧洲新兴的一个自行车展会,该展会 发展快速,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已与科隆、米兰展会分庭抗礼。 D.不管我国目前面临的海洋权益斗争形势非常严峻,但我们要坚 信,随着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同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议问 题会得到圆满解决。 【答案】 A(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事或业绩,相应的 声誉 自然就随之而来。B. “惨不忍睹”指凄惨得让人不忍心看下 去,形容极其凄惨。不能与“令人”搭配。C.分庭抗礼指双方, 而不是 “三者”,应用 “鼎足而立”。D. “不管”应改为 “尽 管”。)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记念刘和珍君》选 自 《华盖集续编》,作者鲁迅。鲁迅先生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共有杂文集 16 本。另外还有小说 集《呼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B.巴金,现代小说家,代表作有 《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 等,20 世纪 40 年头的主要作品有 《火》《憩园》《寒夜》等。《随 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题为一次演讲,似乎是记事, 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 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作者梁实秋,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 评论家。 D.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子。广东新会人。中 国近代维新领袖,学者。有《饮冰室合集》。 【答案】 A(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 二、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 多点“求异”思维 江曾培 ①季羡林的《朗润琐言》,内中不少论述富有独到见解,甚至与 一些学者的看法 “高度不一样”,常有辩驳诘难之词。季先生主 见学术上要 “求异存同”。 ②在 “同”与“异”的关系上,人们习惯讲的是“求同存异”, 应当说,在处理国与国乃至人与人的关系上,作这样的强调是对 的。只有“求同存异”,才有相互合作与信任的基础。假如反过 来,“求异存同”,专 “求”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就会把关系 搞得很惊慌,在国际有害于和平,在人际不利于和谐。不过,在 学术探讨上,倒是要反过来,像季先生所说,“求异存同”。因 为,学术探讨贵在出新,不宜陈陈相因,只是踏着前人的脚印走 路,或按着别人的腔调叫卖,而是要有所发觉,有所前进。这就 要有“异”于前人和 “异”于他人之处。否则,不过是雷同重复, 谈不上有什么意义。自然,“求异”并非完全排斥“同”,“异” 也含有共同的学问和相识,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规律,不过,“异” 却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因而对学术探讨来说,是要在“异”中 存“同”,而不是以“同”化“异”。 ③“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历来为学界有识之士所信奉。明清 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中说:“学问之道,以各人 自用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 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 正宜着眼理睬,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