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赵为何在上党地区决战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末期,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秦国和赵国在上党地区的长平进行了一场生死对决,双方争夺的是结束诸侯割据统一中国的主导权,在上党地区这个大决斗场上,双方展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和智慧,最终伴随着四十五万赵军士兵倒下,秦国胜利地拿到了统一中国的入场券,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征程。在为长平四十五万赵军生命惋惜时,不禁要问:“秦赵决战的地方为什么会选在上党地区呢?”
一、上党地区优越军事地理因素
(一)上党地区位于今天山西省的东南部,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高原盆地,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东面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相连,西面太岳山与河东盆地相接,南面太行山、中条山与中原相临,北面五云山、八赋岭等山地与晋中盆地相近,中间主要是上党盆地。其居太行之巅,从中原和华北平原看上党地区,如在天上,故称上党。汉刘熙曰“: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1](释周国第七“)杜佑曰:‘上党之地,据天下之肩脊。’”[2](P.1957)
(二)上党地区四面环山,通往外界的通道大都是穿越山地的关口。主要的关口有东面太行山的东阳关,即壶口故关,古称吾儿峪,属于太行八陉中第四陉,是通往华北平原和中原的重要通道;西面太岳山的上党关,是上党地区通往河东韩魏旧都平阳、安邑和秦关中平原的重要通道;南面的太行山天井关又名太行关,是太行山南端的重要要塞,属于太行八陉中第二陉,是上党地区通往中原周都洛阳、韩都新郑、魏都大梁的重要通道,也是韩上党郡和韩国都城新郑联系的唯一通道;北面太行山的石研关。位于井陉西侧,属于太行八陉中第五陉,是上党地区北出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
(三)上党地区在上古时代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商时有黎候国,商末文王勘黎,后又封舜的后代在黎国,春秋时期,上党地区为赤狄所占,其中最强的一支潞氏建潞子国,后潞子国灭黎,最后晋国又灭潞复黎,至此上党地区归晋国管辖,并建上党郡。三家分晋后,上党地区由于其地位的重要,三家都在上党地区占有土地,其中韩在上党郡设别都。
(四)关于上党郡辖县,《汉书·地理志(上)》说“领县十四”,即长子、屯留、余吾、铜、沾、涅氏、襄垣、壶关、泫氏、高都、潞、陭氏、阳阿、谷远。”[3](P.1553)
二、长平之战前诸侯国形势
战国时期,各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不再是称霸,变为直接兼并。这样的结果是形成了魏、齐、秦、楚、赵、韩和燕战国七雄,并不断向着终极兼并——统一的大方向走去。
魏国继承了春秋霸主晋国,最好的土地和人才,实行李悝变法后,国力迅速增强。战国初期,魏国一家独霸。好景不长,公元前354年,秦国攻取魏河西之地少梁,公元前353年齐在桂陵大败魏军,公元前352年秦攻取魏安邑,公元前341年齐在马陵再次大败魏军。秦、齐两国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连续对魏进行打击,魏国很快衰落下去,此后魏国在秦国的进攻下不断丢城失地,长平之战前,魏国位于韩国东面的领土消失殆尽。
齐国在桂陵和马陵大败头号强国魏国后声威大震,齐国称霸于东方。公元前336年和335年魏、韩二国国君两次阿朝见齐威王,同一时期秦国在西方称霸。齐威王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大的发展,直到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结果五国合纵攻齐,燕将乐毅攻入齐都临淄。齐湣王不但没有得到宋国,还差点亡国。
楚国在春秋末曾被吴国攻破都城,其颓势一直没转过来,在秦国对三晋的进攻告一段落后,秦把兵锋转向南方这个庞大的邻居。公元前312年秦在丹阳战胜楚国,攻取楚汉中。公元前279年秦白起夺取楚国的鄢、邓、西陵。公元前278年秦白起攻破楚都鄢郢,建立南郡,楚迁都到陈。公元前277年秦攻取楚巫郡、黔中郡。这一系列打击决定了楚灭亡的命运。
赵国从三晋分出后由于领土与北游牧民族国家接壤,并常常受到他们的攻击。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大增。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并击败林胡、楼烦。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国君都是泛泛之辈,但赵国军事力量依然很强,是当时唯一能与秦相抗衡的国家。
秦国自春秋时秦穆公东出受阻,转而西向称霸西戎后,直至秦孝公推行商鞅变法的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局限于崤山以西。商鞅变法后,秦国力大增,开始走上了开疆拓土的征程。长平之战前在北方,攻取了上党到洛阳一线以西的原属韩魏两国的土地;在南方,拥有巴蜀之地,并于楚国故地设立了汉中、南阳、南郡、黔中四郡。
韩国和燕国,一直是七雄中最弱的两个国家,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韩国紧邻秦国,范雎曾指出:“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也,譬如木之有蠢也,人之有心腹之病也。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4]P2410(《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所以韩不断受到秦的进攻,国土面积不断减少。燕国地处偏远之地,并不断受到赵国的打压,燕昭王时,乐毅率领五国合众攻破齐国,盛极一时。但之后便很快衰落下去。
三、决战前上党地区的局势
三家对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