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7
PAGE 7
摘 要
孙家梁隧道设计为单洞隧道、双向两车道,起止里程桩号:K7+360~K9+456,全长 2096m,为长隧道工程,最
大埋深 349.09m,路面设计高程为 903.62~860.71m,设计纵坡-2.097~0.900%,进出洞口采用端墙式洞门。
孙家梁隧道位于巧家县白鹤滩镇棉沙村,仅出洞口附近有一条乡村碎石土公路通行、幅宽3.50m 左右,路况较差,大型车辆及设备通行困难,隧道施工需要新建较长的施工便道,交通不便利。
关键词:隧道设计;单洞隧道;监控量测;二衬;仰拱。
绪论
本次毕业设计是根据教学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的最后一项教学环节。本次毕业设计内容为高速公路隧道设计工程,它基本包括了一般公路隧道设计的初步设计环节。
孙家梁隧址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点。年均气温 21.0℃,年平均降雨量 822.7mm,雨季
(5~10 月)多年平均为 736.5mm,占全年降水量的 89.5%,干季(11~4 月)多年平均降水为 86.2mm,占全年降水量的 10.5%;多年蒸发量达 2529.3mm;巧家县城最热月出现在七月,多年平均气温 26.8℃,最冷月出现在 一月,多
年平均气温 12.3℃,极端最高气温 44.4℃(2014 年 6 月 3 日),最低气温-0.4℃(1977年2月8日)。
隧道位置根据隧址区地形、地质条件、环境、造价、功能等因素综合确定,在综合考虑线形指标及工程造价的前提下,通过实地勘察,充分研究了隧道所处地域的地形地质情况,主要考虑隧道进出口地形条件、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营运管理设施场地等因素拟定本合同隧道方案。
本次设计期间特别感谢指导老师黎杰老师的悉心指导。由于本人设计水平及经验缺乏,特别是对隧道二衬计算不怎么会,因此,书中如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望各位老师谅解和指正。
一、工程概况
1.1隧道概况
孙家梁隧道设计为单洞隧道、双向两车道,起止里程桩号:K7+360~K9+456,全长 2096m,为长隧道工程,最
大埋深 349.09m,路面设计高程为 903.62~860.71m,设计纵坡-2.097~0.900%,进出洞口采用端墙式洞门。
孙家梁隧道位于巧家县白鹤滩镇棉沙村,仅出洞口附近有一条乡村碎石土公路通行、幅宽 3.50m 左右,路况较差,大型车辆及设备通行困难,隧道施工需要新建较长的施工便道,交通不便利。
1.2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2.1 气象、水文
气象
隧址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点。年均气温 21.0℃,年平均降雨量 822.7mm,雨季
(5~10 月)多年平均为 736.5mm,占全年降水量的 89.5%,干季(11~4 月)多年平均降水为 86.2mm,占全年降 水量的 10.5%;多年蒸发量达 2529.3mm;巧家县城最热月出现在七月,多年平均气温 26.8℃,最冷月出现在一月,多年平均气温 12.3℃,极端最高气温 44.4℃(2014 年 6 月 3 日),最低气温-0.4℃(1977年2月8日)。
水文
隧址区属金沙江水系,洞身范围内无井泉、河流分布,洞身表层发育多条小型季节性冲沟,仅雨季工况可能少量地表水汇流,其中 K6+930 处泥石流冲沟底部为该隧道地表汇水集中区,水量稍大,勘察期间测得流量 120L/s,总体而言,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1.2.2 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中山地貌,洞身穿越山体斜坡一侧,最高点位于隧道中部,高程为 1241.00m,最低点位于出洞口,高程为 865.65m,相对高差约 375.35m。
隧道进洞口为斜坡,地形坡度 35°左右,碎石土覆盖;出洞口为陡坡,地形坡度 40~50°左右,少量碎石土覆盖,局部可见基岩直接出露;两侧洞口处斜坡植不发育,主要以低矮乔木、灌木为主。详见隧道全貌图 。
隧址区全貌图
1.2.3 地层岩性
隧址区出露地层岩性主要有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层(Q4 el+dl)碎石土;下伏震旦系上统下段(Zbd1)白云岩、灰岩震旦系上统观音崖组(Zbg)灰岩、前震旦系会理群通安组(Pt1t)千枚岩;其特征及分布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 el+dl) 碎石土:杂色,主要由强风化千枚岩碎(块)石和黏性土组成,碎(块)石粒径一般为 30~180mm,最
大可达 400mm,次棱角状为主,含量 60~70%,多呈稍密状,稍湿,级配中等。主要分布于进出洞口缓坡地带,厚度一般为 2~6m。
震旦系上统下段(Zbd1)
白云岩:灰白色,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主
要分布于隧道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校企业产学研合作协议范本.doc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二年级上册10月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范本).docx VIP
- 蟋蟀的住宅-课堂演示课件.ppt VIP
- 《环境化学导论》课件.ppt VIP
- 商务统计学第八章习题chap08-TIF-BSAFC5.pdf
- A级景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清单.docx VIP
- 南方GPS静态测量及数据处理(实例).pdf VIP
- 新22J07 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VIP
- DB32/T 3545.7-2024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管理 第7部分:血液透析用水卫生检测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