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讲)-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docx

专题22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讲)-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22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讲) 最新高考大纲对字音的考查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字音是天津、浙江等省市高考试题的必考内容,一直在考;是北京等省市的高频考点,经常考查。全国新课标卷虽然最近几年没有考查,但一直是高考大纲上规定的考点之一,今后考查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复习,首先要认识语音的重要性。我们说它重要,不仅因为它在高考时是第一门学科的第一题,能否准确答题将对后面的考试带来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是一门终身有用的学问。因此我们不能把“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片面理解为应试教育,要把它作为一种知识,一种能力来等对待。平时要讲普通话,复习要做有心人。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 对字音的复习,其次要树立整体意识。由于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所以我们要从字不离词、音义相关的角度准确推断它的读音。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命题者的思路和倾向性,例如常见多音字如果标“次读音”(如“枕藉jiè”)正确的可能性大,但标“常读音”(如“枕藉jí”)则正确的可能性小;常见字标常读音(如“押解jiě”)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字但不是僻字(如“恚huì恨”)一般很少标错音。第三,我们要特别警惕那些“熟悉的”陌生字,对诸如“犄角、商榷、宫阙、揶揄、巨擘、宽宥、忤逆”这一类的考试高频词语要能切实掌握好。此外,我们要熟悉《普通话异读审音表》,碰到“较、荫、凿”这一类已经统读的字就不要再当多音字而读几种音了。 对字音的复习,还要注意细节和技巧。细节有拼音知识方面的,如声母是否送气要分清,像“奴婢、哺育”的声母为“b”,是不送气的,而“媲美、浦口”的声母为“p”,是送气的;又如平舌、翘舌问题,比如“塑、溯”是平舌音,声母为“s”,而“朔”则为翘舌音,声母是“sh”。细节还体现在能否识别认知陷阱方面,例如在“扶老挈(qiè)幼”这个词中,我们很容易受到“扶老携(xié)幼”一词中“携”的影响而将“挈”误读为“xié”,如果我们能够细心一些,就能够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现在我们来解析部分高考题,看看应该怎样来复习现代汉语常用字的读音。 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字音的误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比如“提防”“重听”“安土重迁”“咬文嚼字”“少不更事”等词中的加点字都是多音字,对这些多音字,该读甲音而读了乙音,这便造成多音字的误读了。出现这种误读现象,具体原因有三点。 1.没有区分音义。古人认为“音生于义,义著于形”,那么,对于多音字来说,往往是由于同一字有了不同的义,从而有了不同的音。例如“屏”字,当它与遮挡的意思相关时,读“píng”,如“屏风”“屏障”“屏蔽”等;当它解作“抑止或除去”的意思时,读“bǐng”,如“屏除”“屏退”“屏声”等。 2.没有辨明语体。有些字在书面语中是一种读音(这时它往往作为复音词的词素存在),但它在口语中可能是另一读音(这时它往往是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词存在的)。例如“血”字,它在“血泊”“贫血”“呕心沥血”等书面语中都读“xuè”?,而在口语“血淋淋”“流了一点儿血”中就读“xiě”。这类字不算多,但却是不可忽视的一类误读,如“给”“薄”“剥”“削”等多音字都属于这一类。 3.没有留心古音。有些语音是古汉语遗留的异读音,例如“可(kè)汗(hán)”二字,“吐谷浑”中的“谷(yù)”以及“虚与委(wēi)蛇(yí)”“一暴(pù)十寒”“暴虎冯(ping)河”“千乘(shèng)之国”等等。 还有不少多音字存在某一读音“少”而另一读音“多”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记少不记多”的简便记忆法。例如“遂”字只在“半身不遂”中读“suí”,在其余词语中都读“suì”;“烙”字只在“炮烙”一词中读“luò”,余者读“lào”;又如“辟”字,读“bì”的常见词有“征辟、复辟、辟邪、辟易”四个,余下的就多读“pì”了。 多音字是汉语特有的现象,而且在现代汉语常用字中数量较大。多音字有一字六音的,如“和”;有一字四音的,如“叉、差、恶、落、哪、朴、着”等;有一字三音的,如“薄、参、揣、扎、哄、解、蒙、抹、塞、数、宿、帖、咽、折”等四十多个;一字二音的最多,有六百多个。人们不注意它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读音,因而常常读错。如“差”有4个读音,在“差别、差错、差额、差价”和“差强人意、差可告慰”这些词语中读chā,在“差生、差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0130199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