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分析留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一、概述 二、园林布局 三、独特造景 当前第1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Part1 留园概况 简介 修建历程 平面分区 当前第2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简介: 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历程: 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僕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其时东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叠山大师周时臣所堆之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 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 同治年间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 当前第3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留园平面图 中部是徐氏东园和寒碧庄的 原有基础,是全园精华所在。 东北西三部分为光绪年间增加 北区 西区 东区 西区(中部) 东区(中部) 当前第4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Part2 园林布局 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区。 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 当前第5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A、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B、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 佳晴喜雨快雪之厅 曲院回廊 水景 当前第6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C、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 D、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盆景园 明瑟楼 涵碧山房 当前第7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Part3 独特造景 别出心裁的入口障景 精美绝伦的中部山水 富丽堂皇的东部庭园 清新淡雅的北部田园 野趣横生的西部山林 当前第8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1.别出心裁的入口障景 ? 障景设计: 留园的入口却巧妙地利用建筑空间的收放开合、光线的明暗变化、心理的由闹到静、漏窗透景等手法,达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 当前第9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留园入口正门,平淡无奇,谁也不会想到此门内竟藏有如此美妙的一番天地。 前厅内光线幽暗 当前第10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前厅内光线幽暗,前厅与门庭之间的天井内,两盆怒放的三角梅,游人便觉园林似乎近在咫尺了。此为“一放”? 当前第11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不料,门厅右手却是一条幽长的夹道,光线昏暗。 左墙上有漏窗,但窗外仍为建筑,游客未见一丝园林气息。 此为“一收”。 当前第12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过道尽头,是一小方厅,墙上出现一只漏窗,但此时游人仍然未见任何花木。 当前第13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从小方厅开始,入园通道左折,始见漏窗内一株茂盛的棕竹,光线也略微明朗。 当前第14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过小方厅,立于门前则见又一通道,两侧蟹眼天井内皆植有花木,左侧有光线泄入,视觉更趋明亮。 当前第15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入通道尽头小门,则为一小小天井,天井北墙有小型花坛,老桂、玉兰各一,天竹数本,点以湖石。到此天井,游人始见天日,心胸未免随之放开。敞厅内悬留园匾额,至此则园林气息始露。此为“二放”。 当前第16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转过敞厅罩隔,左侧得一小门,又一窄直通道,尽头腰门上有“长留天地间”砖额,腰门外仍为窄直通道。至此,游人刚觉放开的心胸不得不再度收紧。此为“二收”。 当前第17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长廊南小天井,靠北墙植山茶、翠柏各一,花时红绿交映,是为“古木交柯”小景。此为“三放”。游人至此,心胸收紧之后开始渐次放开,已觉园林气息直入肺腑。 过“长留天地间”腰门,迎面为一带横向长廊,粉墙上嵌六只大型漏窗,窗外隐约可见亭台花木美景。此六大漏窗,恰如六挂珠帘,将院内山水半遮半掩。 当前第18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窗外已是美景,游人终觉有漏窗阻隔,心理趋急,欲一探究竟。快步左折沿长廊前行,是绿荫馆。漏窗过处迎面为两只八角窗,珠帘已撤,窗外可见亭台楼阁,飞檐翘角。 当前第19页\共有39页\编于星期五\13点

文档评论(0)

Zhangqing0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