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合除氟工艺在饮用水中的应用.docxVIP

新型组合除氟工艺在饮用水中的应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组合除氟工艺在饮用水中的应用 0 除氟法水处理技术 氟地下水在中国广泛分布。该地区是氟水分布的典型地区之一。和田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目前和田市区主要依靠和田市第一、第二水厂抽取地下水供给全市用水, 总供水能力约6万m3/d。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 两水厂未设置有效的饮用水处理单元, 仅通过加氯消毒后即加压供给用户使用。和田市第二水厂水源水的长期检测结果表明, 其水源水整体水质良好, 但氟化物稳定超标。 目前用于高氟地下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附-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以及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和混凝沉淀法)[2~8]等。综合实际除氟需求及应用地区经济水平, 吸附法目前被认为最适合用于高氟地下水处理的方法, 而除氟材料是决定吸附法应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诸如活性氧化铝、骨碳等传统除氟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除氟容量低、再生频繁、出水水质难以保障等问题, 新型除氟材料的研发势在必行。目前研究的新型除氟材料包括氧化锆、负载活性氧化铝、铝基水合氢氧化物、羟基磷灰石等[9~15], 其中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新型除氟材料, 由于具有无毒、环保等因素而受到关注, 并在近期实现了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进而取得卫生许可证, 已在实际水厂中应用。本文将在进一步针对和田市第二水厂水源水质特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利用所研发基于羟基磷灰石的新型除氟技术对和田地下水进行小型生产性验证试验, 并进一步优化运行参数, 为和田市地下水的处理提供基本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羟基磷灰石/聚氯化铝/pac配比的确定 氟化钠、乙酸均为分析纯, 纯水采用Millipore纯水仪制备。 除氟材料由江苏永冠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由羟基磷灰石与聚氯化铝 (PAC) 按3∶1质量比混合而成。 试验地点为和田市第二水厂, 所用原水为该厂水源水, 样品检测取集时间介于2011年2月~2014年4月, 其中2011年、2012年为季检, 2013年、2014年为月检。 1.2 试验设备和设备 1.2.1 润湿分带-6-润气剂 氟度计 (上海康仪, PF350) , 电子天平 (美国SI-114) , 六联搅拌器 (深圳中润ZR4-6) , 浊度仪 (哈希, 2010P) 。 1.2.2 装置整体设计 试验装置根据针对高氟地下水处理的专利技术 (ZL 201210102971.8) 设计加工, 主要包括加药单元、除氟反应单元和过滤单元部分, 装置示意见图1。其中, 除氟反应单元采用澄清池形式, 罐体尺寸为φ1 200mm×3 500mm;过滤罐体尺寸为φ1 000mm×2500mm, 罐体内装填1 200mm厚的均质石英砂粗滤料 (粒径范围0.90~1.35mm) 。 1.3 测试指标和方法的测试 1.3.1 羟基磷灰石/聚氯化铝混凝剂的制备 采用小型生产性试验来进行验证, 处理规模为81m3/d。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利用一定比例 (3∶1) 的粉状羟基磷灰石、聚氯化铝经混凝、沉淀后形成一定量的絮体, 并将其加入澄清反应器内, 使其中的絮体浓度介于3~5g/L;其次将地下水与一定量的粉状羟基磷灰石、聚氯化铝的混合物 (比例3∶1) 泵入除氟反应器内, 保持上升流速在3 m/h左右;澄清反应器出水流至石英砂过滤装置, 过滤滤速控制在5~8m/h, 过滤出水经加氯消毒后供给用户。 1.3.2 试验方法和数据检测 水质长期监测工作由新疆环境检测总站和田分站负责进行。分析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T 5750-2006) , 检测项目包括总溶解固体 (矿化度, TDS) 、pH、总硬度 (以CaCO3计) 、K+、Na+、Ca2+、Mg2+、Cl-、SO42—、HCO3-、CODMn、NH4+、NO3-、NO2-、F-、大肠菌群等24项常见指标。 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检测主要考虑氟化物、浊度、铝、总溶解固体、pH等。稳定运行后的出水由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站进行水质全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地下水的补给、氟化物限 和田二水厂地下水源水在监测期内的典型水质参数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和田二水厂水源水水质良好, 除氟化物外, 其余指标均在《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 Ⅱ类水质限值范围以内。原因在于第二水厂水源地位于山前倾斜平原区域,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靠地表水渗漏和暂时性洪流入渗来进行补给, 而土质为松散、孔隙发育、渗透性良好的卵砾石和粉砂土层, 加之当地的工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从而地下水的水质直接受补给水质特征的影响。针对氟化物的检测结果则表明, 氟化物含量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 Ⅲ类水以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中关于氟化物的限值 (1.0mg/L) ,

文档评论(0)

134****3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