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学习目标;;;;易错点拨;综合探究;【家国情怀——感悟启迪】;(2)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想?;1.(2023·广东佛山禅城区一模)“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任情返道”则会“劳而无获”。这段材料出自( C );3.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B );5.(2023·重庆市中考B卷)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如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A );6.(2022·海南中考)《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 D );7.魏晋时期的书法继承了东汉时期书法的风格,笔画在规整的基础上显得更加美观,隶书发展得非常迅速,草书的出现,促进了其他风格书法的发展。同时,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来,而且各具特色,如锺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得以发展所依托的物质条件是( D );8.晋代士人崇尚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以阴柔为基调,柔中带刚;鲜卑族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北魏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这表明书法艺术( C );9.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唇厚鼻隆,继承了印度佛像的风格;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则眉目疏朗,其服饰风格开始接近当时中原地区。这种变化反映了( D );10.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A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并未迅速推广开来。目前,公元二三世纪的纸张出土极少,出土的书写材料还是大批的竹简。造纸技术的改进没有停止。古籍记载,用左伯纸书写表达,“妙物远矣,邈不可追”。王羲之用坚如蚕茧的纸张作《兰亭集序》,字体道美,成传世珍品。唐代《北堂书钞》记载,东晋余杭令范宁规定写公文时不许用竹简和粗糙的纸。宋代《太平御览》记载,东晋桓玄掌握朝政后,曾下令宫中文书废除竹简,一律改用黄纸书写。四五世纪以后,用竹简、木牍书写不再多见,主要是植物纤维纸了。;(1)材料一的历史叙述参考了哪些类型的史料,结合材料予以说明。(4分);材料一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并未迅速推广开来。目前,公元二三世纪的纸张出土极少,出土的书写材料还是大批的竹简。造纸技术的改进没有停止。古籍记载,用左伯纸书写表达,“妙物远矣,邈不可追”。王羲之用坚如蚕茧的纸张作《兰亭集序》,字体道美,成传世珍品。唐代《北堂书钞》记载,东晋余杭令范宁规定写公文时不许用竹简和粗糙的纸。宋代《太平御览》记载,东晋桓玄掌握朝政后,曾下令宫中文书废除竹简,一律改用黄纸书写。四五世纪以后,用竹简、木牍书写不再多见,主要是植物纤维纸了。;材料二 两晋南北朝时期,著述之风日盛,著作的范围和数量远远超过前期。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许多专著问世。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他们所以能在书法、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佛教在两汉之间(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到四五世纪时,由于纸张充足,译经事业盛况空前。为了对抗佛教,道教师徒便发奋著书。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路甬祥主编《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3)根据以上材料,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推广带来的社会变化,列举具体史实举例说明。(4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