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5+1]双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的中期报告
引言:
不对称催化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着眼于寻找一些有效的催化剂,能够促进反应中的手性识别和手性转移,以提供不对称化合物的良好产率。典型的不对称反应包括[4+2] Diels-Alder,[3+2] 周期加成和[2+2] 环加成等。另一方面,“双Michael”反应也是有机反应中的一种重要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之前有人报道过[5+1] 的“双Michael”反应,但是其手性控制方面的研究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实现[5+1] 双Michael反应的不对称合成,并研究催化剂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条件对反应手性控制的影响,希望为这类反应提供新的有效手段和更多的反应机理揭示。
实验部分:
1.化学品:
1)DHQD2PHAL – BINAP (0.254g, 0.5mmol);
2)α,β-不饱和酸盐 2(0.366g, 1.0mmol);
3)β-亚甲基丙烯腈 3(0.182g, 2.0mmol);
4)过硫酸钾K2S2O8(0.276g, 1.0mmol);
5)苯甲醛(0.122g, 1.0mmol);
6)氨水(10mL);
7)四氢呋喃THF(10mL)。
2.反应条件:
利用溶剂法的手段,对DHQD2PHAL - BINAP (0.127g, 0.25 mmol)融化,然后放置室温下搅拌,使其溶解。在2mL的THF中,在连续搅拌下加入反应物 2(0.183g, 0.5mmol),随后加入 3(0.091g, 1.0mmol)。在此基础上,加入过硫酸钾 (0.138g, 0.5mmol)后,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完成反应后,使用冷水淋洗,再使用乙醇分离产物。在对产物进行分离的过程中,使用了薄层色谱技术,以得到最终的产物。
3.结果分析
通过酉加折射仪对实验过程中所生成的产物进行分析,测试了产物在365nm的波长下的旋光度,证明产物中确实具有了不对称的手性结构。同时,使用IR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证实了产物的化学组成,并且通过核磁共振和气相色谱质谱两种方法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更详尽的揭示,进一步证实了该反应的可行性。最后,将产物进行与已知类似化合物的比对,证实了其化学结构与已知的前人研究成果相似。
结论:
通过实验证实,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5+1] 双Michael 反应中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能够有效促进反应的进行,并实现反应中手性控制。本研究还从反应的体系构成,催化剂分子结构和反应条件等多个方面展开,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追根问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