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多角度审视“采茶歌”的同源异流现象.pdf

多角度审视“采茶歌”的同源异流现象.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 年12 月 艺术探索 Dec. 2011 第25 卷 第6 期 ARTSEXPLORATION Vol.25 No.6 093 多角度审视“采茶歌”的同源异流现象 施王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科研处,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采茶歌”多分布在南方地区,“采茶歌”在流传过程 [中图分类号] J642.2 文献标识码[]A 中,产生了许多变体。其基本调的旋律也出现了扩充音域、 [文章编号]1003-3653(2011)06-0093-04 移宫等方面的改变。在两句或四句的结构框架下,根据自身 [收稿时间]2011-10-11 特点,“采茶歌”出现一些新的结构形式。各地“采茶歌”在发 [作者简介]施王伟(1956~),男,浙江乐清人,一级作曲,浙 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江艺术职业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采茶歌”;演唱时间;基本调;旋律;结构 “采茶家族”经由“采茶歌”发展而来,黄允箴教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指出:“《顺采茶》 ① 授在《论“采茶家族”——— 一首“采茶歌”的流变》 一 为《采茶灯》中一首主要曲子。《采茶灯》由12个女 文以江西于都《采茶谣》为原型,对“采茶家族”形成、 孩手执花篮载歌载舞。有的另有一二个小男孩扮小 发展和演化进行了论述。到目前为止,这是对“采茶 丑插科打诨。顺采茶,是从一月至十二月顺着唱的 家族”论述较详细、较全面、较有说服力的一篇论文。 意思。”[2](p433)《顺采茶》中的虚字一般加在末字 本文拟在此基础上比对一些曲目,从横向和纵向两 后,演唱时突出强调,故有的音乐家在分析时把此 个方面进一步审视“采茶歌”同源异流的现象,充分 种在末拍强调的形式,称为“强、弱、强”的3/4拍。乔 展现“采茶家族”的同宗性。 建中在《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中,对建德《顺采 茶》作如下评价:“其曲调多数地区采用3/4节拍,每 一 小节刚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乐汇,四个乐汇依次形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江西于都的《采茶谣》和浙 成了起、承、转、合的逻辑关系,然后再反复一遍,将 江建德的《顺采茶》可看作是“采茶歌”的“母曲”“活 四句歌词唱完。因为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所以 化石”“典型曲调形态”。实际上,两者的音调基本相 音域不宽,节奏较规整,旋律具有叙事与舞蹈两个 同,都由一上一下两个带有呼应式的乐句组成,每 方面的双重特征。”[3](p144)(谱例2) a 谱例2 乐句又分为两个分句,4个落音分别为mi、do、l、 a o l,音区为sl-sol一个八度,其中do、re、mi音为骨 干,带有谣唱、徒歌的风格。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二 拍子,后者是三拍子。本文以《顺采茶》为原型进行 这种两个乐句、四小分句落音mi、do、la、la的音 论述。 乐形态,在民歌中很常见,不仅山歌有,在小调也存 江明惇在《汉族民歌概论》一书中认为:“‘顺 在,如江西吉安小调《猜拳歌》(谱例3): 采茶’是‘采茶调’的典型曲调形态。”[1](p259)《顺 谱例3 采茶》(也称《正采茶》),是一首较古老的曲调,唱 词多以4句为一段,每句多以 7字组成,共有 12 段。 (谱例1) 《顺采茶》的曲调流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