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红豆长留世上春巾帼英杰柳如是生平评说.docxVIP

柳如是红豆长留世上春巾帼英杰柳如是生平评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如是红豆长留世上春巾帼英杰柳如是生平评说 一代著名的叫刘汝的人说:“对门的女孩,丝绸缪克的小妇,为当时的巨人辩护,对后世的穷人感到谴责和诽谤”(见陈毅的《刘汝艺术传》,以下简称“刘汝艺术传”)。她的孤独留下了仇恨,表达了三个家庭与秦国灭亡的野心。语言和智慧,传达了九章哀歌的意义,赞扬了我们国家的独立精神和自由精神。八十年代初,皇皇文史巨著《柳如是别传》的问世,一扫三百多年来一些人对柳如是的讳饰诋诬和虚妄揣测。拂去历史的尘封,还其夺目的光辉。陈寅恪先生在双目失明的艰难环境中,穷毕生最后十年的精力完成了他最大的著作。他熔史识与情思于一炉,倾注大量心血,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跟历史人物融为一体,从而使后人有可能透过种种迷雾,认识一下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天壤之间这位坚持民族气节的巾帼英杰柳如是的真实面貌。 柳是(1617~1664),字如是,原籍松江,以后流落吴江、嘉兴等地,最终归宿于常熟。名号之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她的命途多舛,曾姓杨名爱,又名朝,字影怜;复姓柳之后,还有雯、隐、因、隐雯、云、朝云、云娟、婵娟、蘼芜、我闻居士、河东君等近三十个名号。 柳如是自幼聪慧绝伦,以后又虚心好学。尽管出身微贱,却是秉性倔强刚烈。她不甘心受命运摆布,敢于蔑视封建礼法拘束。在一贯以男性为中心的名士群中,她放言不羁,施展才华,力争自己的独立地位。在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为追求爱情生活、寻找终身伴侣,她始终坚持独立、平等、自主,反映出她决不苟且屈从妥协的强烈个性。 柳如是自幼即在盛泽徐佛家为婢,转入吴江故相周道登家中后为群妾所忌,几乎被杀,逃命后再到徐佛归家院中,不久又出走,盘桓松江,与“几社”少年诗歌酬唱。她跟长于自己10岁而才性相近的陈子龙短暂同居,是她生活中最为欢愉的一段经历。可惜陈子龙仅是一名穷孝廉,其妻张氏治家精明能干,柳如是不可能见容于张氏,又不甘心俯首作妾,明知不能与自己的平生第一知己白头偕老,只得忍痛仳离而去。 柳如是此后又经历了李待问、宋征舆等人的感情奔波,归宿难定,飘流于吴越之间,历尽了风尘憔悴,终于在崇祯十三年(1640)她23岁时,身穿男服,赶赴常熟,拜访了有当今李杜之称而年已59岁的钱谦益。次年,钱柳就结为夫妇。一直到康熙三年钱谦益死而家难作,柳如是遂以身殉。 柳如是这位女中豪杰天资超越,学问渊博,而且才艺之多,堪称罕见。 她夙慧通文,自幼在吴江故相周道登家受到薰陶。跟松江几社名士的交往,使好学而不甘落后的柳如是在时事认识和诗文造诣方面都得以不断的提高。24岁的柳如是跟大于自己36岁的钱谦益结婚后、她的才学更为钱氏所器重。 钱柳在绛云楼中日夕晤对,“争先石鼎联名句,薄暮银灯算劫棋”,切磋诗文,相得甚欢。钱谦益晚岁笃于著作。柳如是为之校雠图史。临文或有所探讨,柳如是翻阅绎云楼上盈栋典籍,某书某卷,随手抽拈,百无一失;有时且能辫正微讹,深得钱氏赞赏。 有一次,钱谦益逐条答问某门生所列古书中僻事数十条,其中有“惜惜盐”条尚待凝思。柳如是在一旁笑语指明:“太史公腹中书乃告窘耶?是出古乐府,‘惜惜盐’乃歌行体之一耳。‘盐’宜读‘行’。想俗音沿讹也。”钱氏也笑答:“余老健忘,若子之年,何待起予。”(见《牧斋遗事》)平时,柳如是常侍钱氏左右读书为乐,遇到钱氏倦于见客,柳即出与酬应,清辩雄谈,使座客为之倾倒。有时还代钱氏访客于旅舍,即事拈题,相与唱和。钱氏目之为高弟、良记室,亦戏称为柳儒士。 柳如是才思敏捷,且多诵读而善记忆。跟钱谦益“题花咏柳,殆无虚日。每宗伯句就,遣鬟矜视,柳击钵之顷,蛮笺已至,风追电蹑,未尝肯地步让。或柳句先就,亦走鬟报赐。宗伯毕力尽气,经营惨淡,思压其上。比出相视,亦正得匹敌也。”(见张潮《虞初新志》卷五,徐芳《藏山集》)今陈寅恪先生也列举钱谦益与柳如是唱和之作具体分析,指出柳为人“负气好胜”,有些作品“颇多别有意境,非复牧斋所能企及”;“钱柳两诗并列,牧斋于此应有愧色矣”;“钩心斗角,各显所长。但河东君之作,终胜于牧斋……”推崇柳氏《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一诗,“其词藻之佳,结构之密,读者所尽见,不待赘论。至感情之丰富,思想之微婉,则不独为《东山酬和集》中之上乘,即明末文士之诗,亦罕有其比。”陈先生把柳氏这种诗和《金明池·咏寒柳》词评为“明末最佳之诗词”,推崇备至。 除了诗文造诣之外,柳如是还有多方面的才艺,超越于钱谦益之上。 先说词。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她有异常细腻的感情和相应纯熟的技巧,似乎更擅以填词为表达,她在词作方面的水平使钱谦益感到自愧不如。 除了久已为世传唱的《金明池·咏寒柳》以外,例如《声声令·咏风筝》的自述身世: 杨花还梦,春光谁主?晴空觅个颠狂处。尤云雨,有时候,贴天飞,只恐怕,捉它不住。丝长风细,画楼前、艳阳里。天涯亦有影双双,总是缠绵,难得去。浑牵系。时时愁对迷离树。 此词写出了作者的身世性格,托喻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