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主要与外分离器官僚主义综合征一起,尤其是唾液和泪腺。大多数医家将此病归为“燥症”范畴, 也有人将其命名为“燥痹”“虚劳”“痹证”“燥毒证”。中医在本病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缓解病人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近几年有关SS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阴津亏虚,热毒交易
王慧莲认为本病是以阴津亏虚为本, 燥热为标, 临床上多选用甘凉平润之品, 以益阴生津、清热润燥, 同时佐加酸甘之药以酸甘化阴;并且强调要注重补益肝肾, “肝为泪” (《素问·宣明五气篇》) , 肾“其液唾” (《难经·三十四难》) , 肝之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 肾阴不足则无以化唾。还要重视肺、脾胃、肾之间的联系。张颖等人认为本病根本病因是肾精虚损。《景岳全书·虚损篇》指出:“五脏之伤, 穷必及肾, 虚邪之至, 害必归阴。”肾主水液, 主一身之阴津, 肾为先天之本, 肾气壮实则先天充足, 肾气虚衰则全身津液也衰, 而肾阴又是人体阴液的泉源, 对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濡养滋润作用, 肾精充而肺阴、胃阴满, 肾精虚则肺胃津亏。肺胃津枯, 导致肝血枯燥, 从而至多脏衰, 津枯血燥, 经脉气血痹阻, 致关节肌肉疼痛。崔晓民等人认为本病关键在于阴虚燥热, 轻则肺胃阴伤, 重则肝肾阴虚, 皆因阴虚在先, 燥热自内而生, 治疗重点当滋阴救液, 清燥生津。故滋阴药当属改善病理的首要药物, 通过滋阴改善体内阴阳失衡之关键, 增加体内物质之基础———津液的来源, 以此改善口鼻眼腺体的分泌,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罗勇等人认为阴津亏虚, 气虚失运, 血瘀阻滞, 热毒内蕴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虚、瘀、毒相互交结, 这是本病的病理关键。《内经》云:“病久入深, 营卫之行涩”, 又说“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津亏则血液沉滞重浊, 气虚则无以运行血液, 致瘀血内生。阴津亏虚是形成血瘀的病理基础, 而瘀血一经形成, 血虚、血瘀导致阴津更加匮乏, 脏腑虚者愈虚, 致使诸窍失去濡养, 加重干燥症状。在者, 内外邪气蓄积体内, 久而化毒, 变成燥毒, 虚、瘀、毒相互纠结, 外而阻于经络关节, 则关节肿痛甚或变形、僵硬;内则蕴伏于五脏六腑, 暗伤阴津, 血液虚少而致血行涩滞, 阴虚燥热, 虚实夹杂, 缠绵难愈。名老中医周乐年教授提出干燥综合征日久大多为阴阳两虚, 气血不足, 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一种综合反映, 而单纯的局部唾液腺、泪腺得病变较少。治疗上要注意阴阳互根之理,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阴得阳助, 生化无穷。周老强调: (1) 本病虽以阴虚津枯为主, 也应在滋阴生津的基础上佐助阳之品, 激发滋阴药物的活性。 (2) 若兼有人体机能低下时, 应加用温阳益气之品, 激发脏腑功能的活力, 使津液气血生化有源。 (3) 忌用苦寒药物以防伐戮正气而致化源枯竭。 (4) 治疗始终要以固护脾胃为中心, 阴阳同调, 气血双补, 随症加减。路志正教授总结临床经验后指出, 本病以阴血亏虚, 津枯血燥, 筋脉关节失濡为主要病机。津液耗伤, 其象在表, 实为五脏之虚损。燥 (热) 邪是干燥综合征发生的启动因子, 治疗上要抓住这一病理核心, 以保护腺体功能, 使津液之源流不断, 水津四布, 其燥自除。因此, 治疗上以滋阴润燥生津之法要贯穿治疗始终。应以甘寒凉润为主, 慎用苦寒, 也不宜过用滋腻之品。治疗同时应辨证论治, 酌情运用补气、养血、活血、清热祛风、温阳、通络等法。刘维教授认为阴虚、热毒为本病之关键所在。故应润燥护阴的同时应兼顾清热解毒之法。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致阴津损耗, 脏腑失养, 燥邪日盛, 蕴久成毒, 煎灼津液, 阴损亦燥。机体脏腑虚损, 津液无源, 脏腑不荣, 机体失润, 燥象丛生。陈宁宁认为中医学中的“湿”与此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湿浊蕴于人体, 则脾不升、胃不降, 三焦气机受阻, 人体气机瘀塞、阻滞, 于是气不能行水, 导致津液不布, 人体某些组织、脏器则无法得到充足的津液, 失于濡润而出现干燥症状。《医原》所谓:“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 湿郁则不能布津而又化燥”。张碧擎等人认为, 对于本病经养阴润燥之法久治无效者, 可从“郁”的角度分析本病, 笔者发现部分患者往往表现为口干部欲饮水、小便清长等表现, 提示机体内不一定全面津液匮乏, 尤其是局部津液亏乏, 应考虑为津液郁于局部, 失于输布, 不能濡养诸窍。并要进一步辨析是因虚 (气虚、阳虚) 而郁, 因实 (气滞、痰、湿、火) 而郁。施以相应通利疏达之法, 使津液得以输布, 气血周流。阎小萍教授认为本病总因肾精不足, 肾阳亦虚, 阴阳俱损, 五脏俱虚, 邪气深侵, 而成本病。肾为先天之本, 主津液, 在液为唾, 脾为后天之本, 开窍于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春季广西大庆市气候变化及作物抗性分析.docx
- 《春秋》微言大义新探.docx
- 《春秋繁露》中的阴阳观.docx
- 一种抗噪语音特征的方法.docx
- 三电平h桥直流变换器双移相脉宽调制复合控制策略.docx
- 不锈钢纤维ab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ocx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docx
- 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的优势.docx
- 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docx
- 中风失语的中医治疗进展.docx
- 2025年电子器件3D打印金属材料致密化技术提升电子性能报告.docx
- 2025年电子设备3D打印复合材料增强技术革新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旧衣物回收跨境再生利用政策法规解读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旧衣物回收跨境环保处理中心环保产业政策建议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智慧医疗远程诊断中心政策环境与产业发展政策解读报告.docx
- 2025年睡眠监测技术升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创新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体育公园跨境智慧运动赛事平台市场推广策略探讨.docx
- 2025年社区旧衣物回收再利用项目社区环保合作模式可持续发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电动巡逻车采购政策与市场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共享菜园项目社区儿童教育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