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古诗文阅读(含答案).docxVIP

上海市普陀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古诗文阅读(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普陀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鉴赏(共0分) (2020·上海普陀·统考三模)(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的作者是(人名)___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____居士。 2.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山、贾亭、白沙堤都是西湖的名胜。 B.第一、二联动静变换,诗人联想丰富。 C.第三、四联,描写早春之景美不胜收。 D.全诗语言绚丽,物象丰富,情感浓烈。 二、课内阅读(共0分) (2021·上海普陀·统考二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3.【甲】诗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乙】文作者是东晋诗人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甲】诗以_______为叙事线索,【乙】文以________为叙事线索。 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体现卖炭翁对艰辛生活充满绝望。 B.【乙】文描绘桃花源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C.两文开篇首句都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D.两文都以环境描写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现实。 三、课外阅读(共0分) (2020·上海普陀·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私识范淹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④。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则改) 【注释】①总角: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殁(mò):死。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轼从旁窃观___________ (2)始举进士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即使没有完结,但已经暗暗地认识了他们了。 B.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但已经暗暗地记住他们。 C.时间虽然没有结束,但是我已经记住先生的话了。 D.当时即使没有完全明白,但我已经记住先生的话。 9.从“先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范仲淹等人的_________________之情,这也深深影响了苏轼。范公葬后,苏轼不仅与“先生”有同感,话语中还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020·上海普陀·统考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崇①奏捕蝗 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捕蝗:“请夜设火,坎其旁, 且焚且瘗②,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③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④之曰:“聪伪主,德不胜妖,今妖不胜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 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⑤,刺史其谓何 ”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 [注释]①崇:宰相姚崇。②瘗:yì,埋。③特人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