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说服与说教 这些理由均能成立,可是,用它们去劝说道德思维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学生考试不要作弊,与其说是“对牛弹琴”,不如说是“空洞说教”(详见第九章)。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向他们讲述远远高于其发展水平的人才能理解的道理,这些大道理即使被学生背得烂熟,也不会被他们的认知结构同化,自然也不能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观体现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上。 一、说服 (六)说服与说教 为了避免“说理”变成“说教”,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已有的态度和认识水平,选择说服学生的理由及陈述理由的方式。据研究,师生原有的态度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学生态度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双方态度差距小,学生容易发生同化判断,即具有自觉地缩小自己与教师之间态度差距的倾向,其态度容易改变。 一、说服 (六)说服与说教 如果双方态度差距大,那么学生具有不自觉地扩在自己与教师之间态度差异的倾向,即容易产生异化判断,而使态度改变发生困难(见“教例 7-6 ”)。所以,为了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必须先了解其原来的态度,估计与说服者态度的距离。若两者差距悬殊,就从较低要求开始,然后逐步提高,不断缩小两者的差距。急于求成,一开始就提出不切实际的高要求,不但难以改变学生的原先的态度,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一、说服 (七)说服中的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 道德推理的论据和结论都包含带有倾向性和情感色彩的道德判断,说服过程因而不纯粹是理性过程,还是情感过程。说服人的艺术在于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但情感和理智在说服中所起的作用各不一样。说服中的情感因素对态度的改变容易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影响往往不能持久;说服中的理性因素则会产生长期的效果。 一、说服 (七)说服中的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 说服中的情感因素和理智因素在改变学生态度上,受到学生成熟度的制约。年幼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富于情感色彩和引人入胜的教育内容,而对于有一定抽象思维的学生来说,理由充分、逻辑性强的教育内容更具说服力。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说服开始时加强情感色彩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动之以情),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晓之以理),会产生长久的说服效果。 一、说服 说服法运用的手段主要是语言,示范法运用的手段主要是榜样。如果说言语的运用重在说服力的话,榜样的示范则重在感染力。 二、示范 (一)以德服人 使学生改变态度,按要求行事,有三种办法:以力服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力服人,系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以理服人,才是上策;以德服人,则是上上策。 “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孟子·公孙丑上》)靠强力迫使学生屈从,这种服从是表面的、短暂的,不是心服。怎么才能使学生心服?以理服人。 二、示范 (一)以德服人 靠讲道理说服人,自然强于压服。然而言辞的力量并非万能,漂亮话并不总能服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道德言论固然重要,但仁德的行为所赢得的声誉(“仁声”)则会不胫而走,深入人心。不依靠言辞,也不抑仗武力,而凭借自身的道德表率感化学生,这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其教育效果牢固而持久。 二、示范 ( 三 ) 结果论与非结果论 结果论强调行为的善恶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某种行为道德或不道德由它的结果来决定。要想评判学生的所作所为对不对,就必然了解学生行为的后果。当然,仅仅知道学生所做事情的后果是不够的,还要知道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才是好的。劝导学生做 A 还是做 B ,既要知道行动 A 和行动 B 的后果,又要知道哪种后要更好。 一、说服 ( 三 ) 结果论与非结果论 结果论的主张是,正确的行为是使善最大化的行为。这一主张应用于社会就是著名的社会功用主义,强调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福利。社会功用主义提醒我们,如果根据行为的后果来评价行为的道德性,就必须考虑行为对每个人的后果。但是,功用主义容许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在道德上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恶果。 一、说服 ( 三 ) 结果论与非结果论 不考虑行为背后的动机,把行为后果直接与品行善恶等同起来,是荒谬的。无主体意识的行为,无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均无品行善恶可言。撇开行为的动机,就不能对行为本身作道德评价。 一、说服 ( 三 ) 结果论与非结果论 从行为者的动机或意愿出发进行说理的方式是“非结果论”的推理方式。这种推理方式认为道德与行为结果无关,尽管道德的行为往往会产生好的结果。凡是动机善良、从普遍的伦理原则或道德义务出发的行为,不论造成何种结果,都是道德的行为。 一、说服 ( 三 ) 结果论与非结果论 非结果论强调道德规则具有普遍性,没有例外,适用于所有人的规则适用于每个人,不许任何人将自己视为特例。这种普遍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当代商务英语听说教程学生用书1 Book 1 U13.ppt
- 当代商务英语听说教程学生用书1 Book 1 U15.ppt
- 当代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 Unit 2 The Sandwich Man.pptx
- 当代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 Unit 3 Discovery in a Thunderstorm.pptx
- 当代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 Unit 4 Apes to Get iPads.pptx
- 当代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 Unit 5 Beauty and Love.pptx
- 当代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 Unit 6 If Only.pptx
- 当代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 Unit 7 A Good Heart to Lean On.pptx
- 当代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 Unit 8 Pets — A Part of American Family.pptx
- 当代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 Unit 9 Doing Well by Doing Good.pptx
最近下载
- 2025年包装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云南省昭通市2025届中考 数学模拟试卷.docx VIP
- xxx30兆瓦特许权光伏电站职业病危害控制效评价报告书.doc VIP
- 八年级信息科技第一章《从感知到物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合同能源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VIP
- 票据业务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SEMI E30-1103(完整中文版本).pdf
- 05SFG04-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结构设计图集.pdf VIP
- 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