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咽喉口部常见疾病.docxVIP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咽喉口部常见疾病.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咽喉口部常见疾病 第一节 喉 痹 喉痹是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异物哽阻不适感、喉底或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病程可长可短,亦可反复发作。喉痹一词,首见于长沙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内经》多次论述了喉痹,如《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历代医家对喉痹的认识不尽一致,其包括范围甚广,与本节所论喉痹的含义不尽相同。西医学的急慢性咽炎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等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诊断与鉴别】 喉痹主要表现为咽部痹阻不通,具体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咽部疼痛为主,吞咽时尤甚,检查见咽部黏膜红肿,咽后壁或见脓点,患者多有外感病史,病程较短。二是以咽部异物感、哽哽不利为主,或出现咽干、咽痒、咽部微痛及灼热感等各种不适,可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较长,检查见咽黏膜肥厚增生,咽后壁颗粒状突起(彩图16),或见咽黏膜干燥。 本病须与乳蛾、梅核气、喉痈等疾病相鉴别,鉴别要点参见“乳蛾”“梅核气”“喉痈”等疾病中。 【病因病机】 咽喉是十二经脉循行交汇之要冲,宜空宜通。诸脉失和,咽喉痹阻,其症不一,究其病由,或外邪侵袭,或火毒上攻,或痰瘀交阻,或阴阳气虚。 1.外邪侵袭 气候骤变,寒暖不调,风邪乘虚侵袭。风热之邪壅遏肺系,肺失宣降,邪热上壅咽喉,发为喉痹;风寒之邪阻遏卫阳,不得宣泄,壅结咽喉,亦可发为喉痹。 2.肺胃热盛 外邪不解,壅盛传里,或过食辛热、醇酒厚味之类,肺胃蕴热,复感外邪,内外邪热搏结,蒸灼咽喉而为喉痹。 3.肺肾阴虚 温热病后,或劳伤过度,耗伤肺肾阴液,咽喉失于滋养,加之阴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灼咽喉,发为喉痹。 4.脾气虚弱 饮食不节,忧思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或久病伤脾、过用寒凉,致脾胃虚弱,中焦升降失调,气血津液化生不足,咽喉失养,发为喉痹。 5.脾肾阳虚 禀赋不足,或疲劳、房劳过度,或久病误治,以至脾肾阳虚,咽失温煦,寒湿凝闭为病,或肾阳虚,虚阳浮越于咽喉而为病。 6.痰凝血瘀 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气滞痰凝,或脾虚生痰,久病生瘀,或喉痹反复,余邪留滞,经脉瘀阻,使痰凝血瘀,结聚咽喉而为病。 【辨证及治疗】 喉痹以咽部红肿疼痛为主者,多属实证、热证;以咽部异物哽阻不适感为主者,多属虚证或痰凝血瘀之证。 1.分型论治 (1)外邪侵袭 主证: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偏于风热者,咽痛较重,吞咽时痛增,咽部黏膜鲜红、肿胀,或颌下有臖核;伴发热,恶寒,头痛,咳痰黄稠;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偏于风寒者,咽痛较轻,咽部黏膜淡红;伴恶寒发热,身痛,咳嗽痰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外邪侵袭,肺失宣降,气机不利,则咽部疼痛,吞咽不利;风热上攻咽喉,则疼痛较重,黏膜红肿明显,咳嗽痰黄稠;发热恶寒、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风寒外袭,卫阳被郁遏,不得宣泄,邪不外达,凝聚于咽,则咽痛不适,黏膜淡红;寒邪束表,肺卫失宣,则恶寒发热,身疼痛,咳嗽痰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在表之象。 治法:疏风散邪,宣肺利咽。 方药:风热外袭者,宜疏风清热,消肿利咽,可用疏风清热汤加减。方中以荆芥、防风疏风解表;金银花、连翘、黄芩、赤芍清热解毒;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散结解毒,清利咽喉。风寒外袭者,宜疏风散寒,宣肺利咽,可选用六味汤加味。方中荆芥、防风、薄荷疏散风邪;桔梗、甘草宣肺利咽;僵蚕祛风痰,利咽喉。若咳嗽痰多者,可加苏叶、杏仁、前胡;若鼻塞、流涕者,可加苍耳子、辛夷、白芷。 (2)肺胃热盛 主证:咽部红肿疼痛较剧,吞咽困难,喉底颗粒红肿或有脓点,颌下有臖核。发热,口渴喜饮,口气臭秽,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证候分析:肺胃热盛,火热燔灼咽喉,则咽部疼痛较剧,吞咽困难;火热内炽,则发热、口渴喜饮、口气臭秽、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火热邪毒结于颌下,则颌下有臖核;舌质红、苔黄、脉洪数为里热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方药:清咽利膈汤加减。方中荆芥、防风、薄荷疏风散邪;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黄连泻火解毒;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参利咽消肿止痛;生大黄、玄明粉通便泄热。若咳嗽痰黄、颌下臖核痛甚,可加射干、瓜蒌仁、夏枯草;高热者,可加水牛角、大青叶;如有白腐或伪膜,可加蒲公英、马勃等。 (3)肺肾阴虚 主证:咽部干燥,灼热疼痛不适,午后较重,或咽部哽哽不利,黏膜暗红而干燥。干咳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手足心热,或见潮热盗汗,颧红,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津少,虚火上炎,故咽中不适、微痛、干痒、灼热感、异物感;午后阳明经气旺,阴分受克制,故症状更重;肺阴不足,肃降失职,肺气上逆,则干咳痰少而稠;虚火久灼,气血瘀滞,故咽部暗红;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濡养,故黏膜干燥而萎缩;阴虚火旺,则潮热、盗汗、颧红、手足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