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林译小说”
3、“学衡派”
4 、“双簧戏”
5、《朝花夕拾》
6、《野草》
7、《呐喊》
8、“零余者”
9、“湖畔诗人”
10、“现代评论派”
11、《名优之死》
12、《爱情三部曲》
13、“湘西世界”
二、简单题
1、简析施蛰存小说的艺术特点。
2、是以《我的记忆》为例,简析30 年代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3、简述鲁迅《故事新编》艺术上的特色。
4 、如何理解《原野》中仇虎的“复仇”。
5、简述《上海屋檐下》的戏剧结构特点。
三、论述题
1、赵树里如何在扬弃与改造中国传统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
式?试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说明之。
2、试论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
3、《女神》真实地展现了诗人美学追求的内在矛盾。请对此加以具体阐述,并作评析。
4 、请以吴荪甫形象刻画为例,具体阐述茅盾人物塑造的独特艺术追求。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1921 年1 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以
革新版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倡导文学为人生,被称为“为人生派”。
2、“林译小说”:林纾在晚清开风气之先的与人合作用文言翻译的欧西小说(163 种)。
3、“学衡派”:以1922 年1 月南京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的。主要成员有吴宓、
梅光迪和胡先骕等。一方面他们对“五四”思潮激进的反传统倾向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他们
又低估了新文化运动废文言崇白话的意义,带有复古主义的倾向。
4 、“双簧戏”:文学革命倡导过程中,由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给 《新青年》写信,汇集
种种旧文人反对文学革命的言论,同时由刘半农复信辩驳,都在《新青年》刊载出来,扩大
了文学革命的影响。
5、《朝花夕拾》:是鲁迅 1926 年间连续发表在《莽原》杂志上的10 篇回忆性散文的
结集,原总题名为“旧事重提”,是作家步入中年之后,对自己家乡和早年生活往事与道路的
“反顾”。包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名篇。
6、《野草》:是鲁迅20 年代中期写作的散文诗结集。以诗的意象呈现了作家这时期
内在心理的紧张,与对绝望的反抗。
7、《呐喊》:鲁迅 1923 年结集的第一本小说集,收 《狂人日记》《故乡》等小说,
取名《呐喊》意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
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以明显地保留着“五四”高潮期奋起呼唤的特色。
8、“零余者”:郁达夫小说的一种人物形象,其特征是遭到社会的挤压,但又无力把握
自己的命运,因而只能在精神上与社会处于势不两立的对立之中,以愤世嫉俗或变态的行为
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9、“湖畔诗人”:指 1922 年4 月以湖畔诗社名义出版的《湖畔》诗集而得名的一群年
轻诗人。他们是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和冯雪峰等。他们的诗集中表达了“五四”青年的爱
情觉醒。
10、“现代评论派”:以《现代评论》杂志而得名的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曾在
20 年代中期与周氏兄弟为代表的语丝相对立,在散文领域主要有陈西滢的《西滢闲话》等
作品。
11、《名优之死》:田汉前期/五四时期戏剧的代表作,以一代名优刘振生的死 (“美的
毁灭”)抨击了黑暗的社会,并在艺术上作出了新探索。
12、《爱情三部曲》:巴金早期作品,由《雾》、《雨》、《电》三部中篇合成。它
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
13、“湘西世界”:沈从文用小说、散文创造的文学世界。这一世界着力表现和赞美湘西
下层人民的原始质朴、自然优美、和谐自由、健康完美的生命形态,在与城市的对峙中来批
判现代都市文明。其代表作是《边城》。
二、简答题
1、(1)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深入人物的心理意识,刻画出人物的复杂性格;(2 )
清丽别致而又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
2、其艺术特点有:在日常会话的语调中显示出一种潇洒自如而又简洁淳朴的散文美;
以日常生活的新鲜意象代替远离生活的浪漫意象。
3、(1)有意打破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糅”;(2 )前后对立或翻转的模式,造成庄
严与荒诞的互补与消解。
4 、作为一个苦大仇深的农民,仇虎“复仇”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