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pdf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外 国 文 学 史 · 下 》 复 习 题 及 参 考 答 案 2 四、名词解释: 1、“梅塘集团”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由六位作家组成的文学创作团体。1870 年的普法战争, 是法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使得法国的一些爱国主义作家大为震惊和感慨。当时,一群作家聚集在 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结成了“梅塘集团”。这些作家是保尔·阿莱克西(1847-1901)、昂利·塞 阿(1851-1924)、莱昂·埃尼克(1851-1935)、于斯曼(1848-1907)和莫泊桑(1850-1893)。他们气质 相近,情趣相投,既有共同的爱国之心,又有相同的哲学倾向。1879 年,在一次聚会时,左拉提 议各人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不久,左拉写了《磨坊之围》,于斯曼写了《背上背 包》,莫泊桑写了 《羊脂球》,其余三人也各交一篇。这六篇小说于一八八 O 年交给沙邦节书店出版 , 题为《梅塘之夜》。莫泊桑的《羊脂球》立即受到文学批评家和读者的赞赏 ,被推为六篇之中最好的 一篇,从此莫泊桑蜚声文坛,阔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梅塘集团”的成员以标榜自然主义自居 , 他们汇集而成的 《梅塘之夜》,被看作是这个集团发起的自然主义运动的宣言。尽管他们之中有的人 开始不赞成 自然主义,或者后来否定了自然主义的理论 ,但他们的一些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打着自 然主义的烙印。 2、“长河小说”river novel :“长河小说”即多卷集长篇小说,罗曼·罗兰在 《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七卷的序言中写道: “在我看来 ,《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长河小说的称谓得 之于此。这种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长河小说并非可以无限地写下去 ,它们一 般都在 100 万字至 150 万字之间 ,因此 ,有别于那种滥写的通俗小说。长篇小说的功能由此得到了 充分而又有节制的利用。长河小说是在《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但 《悲惨世界》人物众多 ,头绪纷繁 ,不是以一条主线(统一的情节)贯穿始终。《战争与 和平》更加发展了轮流穿插描写的方法。《安娜?卡列尼娜》则以主人公的命运为主线去展开情节。 长河小说有所不同,它以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为线索 ,可以说,《卢贡.马卡尔家族》变成用一部作 品来描写。这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炼,内涵丰富,小说的容量更大。长河小说深得现实主义作家的喜 爱,20 世纪上半叶频频出现,长篇小说的繁荣与此密切相关。 3、愤怒的青年:指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的文学运动。二战前后,英国政府推行“福利国家” 政策,人民的生活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几次政党轮换执政,都没能实现人民希望社会制度能得到 改革的愿望,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人)极为不满,这种情绪首先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有些小 说和剧本愤怒地攻击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壁垒、统治集团和教会,对因推行“福利国家”政策而造成 的单调的生活表示不满,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出身于工人阶级或 社会的中下层 ,以本阶级的举止行动为荣。这些作家彼此之间并不相识 ,但是他们的观点与感情是 一致的。1956 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 《愤怒的回顾》上演,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攻击, 因此,这一剧本成为这个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人称作 “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 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愤怒的青年”成为 50 年代英国文学中 占优势的力量。怀有这种“愤怒”的 作家还有: 约翰·韦恩的小说 《每况愈下》(1954)、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 《幸运儿吉姆》(1954)、小 说家约翰·布莱恩的成名作是 《向上爬》(1957) ;工人小说家艾伦·西利托的长篇小说 《星期六晚上和 星期天早上》(1958)、剧作家伯纳德·科普斯的《斯特普尼·格林的村庄》(1956)、工人剧作家阿诺德·威 斯克的剧本 《鸡汤加大麦》(1958)等。 4、“运动派”诗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诗坛涌现出的一个有特色的青年群体 ,其中的 成员多是一些 “愤怒的青年”,如艾米斯(Kinsley Amis)、韦恩(F. Wa-in)、拉金 (Philip Larkin )等 , 他们抱着拥护福利社会的态度,带有怀疑主义的作风 ,反对文化及其形式的发展 ,敌视外来的影响; 他们悲观失望,认为只有死亡才能实现世界大同。他们以燕卜逊为榜样但去其晦涩 ,讲究写的平淡 , 合理 ,却又语含机智 ,常有讥讽。他们既反对奥登和艾略特式的现代主义,也反对以威尔士诗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