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编制规则.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3 YQZJXXXX—2010 XX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标准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编制规则 (讨论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XX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 录 1 范围 2 基本要求 3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3.1采集数据 3.1.1采集数据的范围 3.1.2负责采集数据的人员 3.1.3采集数据的形式 3.1.3.1采集数据的格式 3.1.3.2数据采集单 3.1.4采集数据的时间 3.2数据的分析 3.2.1按行业分析 3.2.2按产品分析 3.2.3按时间分析 3.2.4按地域分析 3.2.5按检验类别分析 3.2.6企业获证情况分析 3.3对单项产品进行分析 3.3.1小麦粉(举例) 3.3.1.1生产小麦粉的企业数、开工数和抽样检验情况分析 3.3.1.2小麦粉的总产量分析 3.3.1.3小麦粉的出厂价格分析 3.3.1.4小麦粉的销售收入分析 3.3.1.5小麦粉的检验批次情况分析 3.3.1.6小麦粉的检验项目分析 3.3.1.7小麦粉不合格项分析分析 3.3.1.8小麦粉不合格产品量占总产品量的比例分析 3.3.1.9小麦粉不合格产品缺陷的分析 3.3.1.10小麦粉不合格产品缺陷的整改情况分析 3.3.1.11对小麦粉XX项不合格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3.3.1.12编制说明 3.3.1.13编制说明 3.4产品质量指数分析 4 编制 4.1编制的人员要求 4.2编制的时间要求 4.3《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4.3.1封面 4.3.2目录 4.3.3概述 4.3.4产品质量分析 4.3.5产品质量红黑榜 4.3.6采取的措施 4.3.7存在的问题 4.3.8典型案例 4.3.9对策建议 4.3.10消费指南 4.3.11采用数据的来源 5 审核 6 签发 7 发布和报送 前言 ■编制本规则的目的: 为了更系统、更科学地制作我县的《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使分析报告的制作更有条理性,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特制定本规则。 ■编制本规则的意义: 本规则为我县的《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的制作,提供了格式化的范本,能充分指导其制作,而不受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质量分析报告》的作用: 我局更能做好“源头”抓质量工作的落实,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监管、执法和检验检测人员的工作水平。 政府更能了解和掌握本地产品质量状况,为其进一步抓好“质量兴县”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生产企业更能清楚其产品及所在的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增强其质量提升和质量竞争意识。 社会公众更能便捷地了解其所使用产品的质量状况,为其消费提供服务。 1.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的通用制作要求和制作架构。 本规则适用于产品质量的季度和年度分析。 计量、标准化和特种设备的季度和年度分析参照本规则。 2.基本要求 2.1《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应在《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编制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制作。 2.2《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编制、审核、签发、发布、报送和制定操作细则,应执行本规则。 2.3《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的编制所依据的数据应来源正当、准确无误,分析阐述应清楚、科学,突出实用性。 2.4《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所依据的数据、编制、审核、签发、发布的过程必须有书面文件,并存档。 2.5图例和符号 2.5.1数据分析时应采用图例,如:表格、坐标曲线图、柱状图、圆形百分比图等。 2.5.2图例中季度用Q1、Q2、Q3、Q4代表四个季度。各种指标应明示单位。同比或环比上升时用红色“↑”表示,下降时用绿色“↓”表示。 2.5.3图例中的线条和色块的颜色在红、黄、绿、蓝、紫、黑、灰等颜色中选取,各项目的代表颜色一经第一次选用,以后每个报告期中相同项目仍使用该颜色。杜绝混用、乱用。 2.6每个图例后都应附文字进行说明 3.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3.1采集数据 3.1.1采集数据的范围 编制《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应采集以下数据:国家监督抽查数据、省级监督抽查数据、市级监督抽查数据、省定期监督检查数据、市定期监督检查数据、县定期监督检查数据、企业委托检验数据、日常监督检查数据、专项监督检查数据、企业的目录、企业的销售收入、企业的经营数据、企业的获证及荣誉等等。 3.1.2负责采集数据的人员 采集数据的人员应是从事质量工作的相关人员,本规则指《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人员,根据领导小组对其的分工向相应部门和单位进行采集。 3.1.3采集数据的形式 3.1.3.1数据采集人员应以书面、传真、电子邮件等文本格式进行采集,并以纸质形式存档。 3.1.3.

文档评论(0)

138****42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