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2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VIP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2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阅读专题 四川省泸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惜别 唐 姚合 酒阑歌罢更迟留,携手思量凭翠楼。 桃李容华犹叹月,风流才器亦悲秋。 光阴不觉朝昏过,歧路无穷早晚休。 似把剪刀裁别恨,两人分得一般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题目“惜别”,以“迟留”“携手”等动作表现出了惜别之意。 B.颔联化用“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表达了对佳人的喜爱之情。 C.颈联中的“歧路“与王勃诗句“无为在歧路”中的“歧路”意思一样。 D.依依惜别、忧郁悲愁是古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主题,本诗也是如此。 15.本诗尾联与李煜《相见欢》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6分)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①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公元1122年,陈与义升任符宝郎,但不久就被贬为陈留酒监。公元1127年4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流落洞庭,其间多次登岳阳楼,先后写下《登岳阳楼二首》与《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②南服:南方较偏远地区。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歌首联都照应题目,直接写岳阳楼,但切入点不同,前者以岳阳楼的位置切入,后者强调其影响力。 B.两首诗歌颔联都紧承首联,描写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想。但前者借助“吴蜀”一词使诗歌更具历史厚重感。 C.两首诗都融登楼、观景、抒情为一体,在意境营造和情感抒发上特点鲜明,与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相似。 D.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基本相同。但从颈联看,前者不远万里来游览与后者双鬓斑白相较,多了轻松闲适之情。 15.两首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6分) 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监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永嘉别张子容①孟浩然 旧国余归楚,新年子北征。 挂帆愁海路,分手恋朋情。 日夕故园意,汀洲春草生。 何时一杯酒,重与季鹰②倾。 【注】①永嘉,今浙江温州。张子容,孟浩然同乡好友,其时被贬乐城尉(乐城地近永嘉)。②季鹰,晋朝吴地人张翰,字季鹰。他因思念家乡莼菜、鲈鱼的美味,辞官回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赠别之作,当时诗人正启程返乡,而友人也即将远行。 B.颔联中的“愁”点出了诗人归途中的心绪,“恋”则突出了二人临别的不舍。 C.颈联融情于景,诗人心中归乡的情思有如汀洲春草滋生,渲染了思乡的迫切。 D.尾联借“一杯酒”寄托诗人深情,与“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写法与情感相同。 15.本诗“重与季鹰倾”一句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尽西风,季鹰归未”均用到了张翰的典故,请简要分析二者在用典上有何不同。(6分)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②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③,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金陵:南京的古称,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古都。凤凰台:故址在金陵凤凰山上。②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一作“一水”。③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语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金陵凤凰台如今“台空”“凤去”,唯有江水依旧奔流不息,蕴含无限感慨。 B.颔联“吴宫”“晋代”两词,写出凤凰台作为东吴东晋兴亡的见证者,极富沧桑感。 C.颈联对仗工整,用词形象,“半落”“中分”两词巧用拟人写出江南山水的妩媚秀美。 D.尾联“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字,诗人以“使人愁”三字收束全诗,饶有余味。15.本诗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为咏史怀古类作品,它们所运用的抒情手法有何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