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中医试题,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doc

大肠息肉中医试题,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大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包括湿瘀阻滞证、肠道湿热证、气滞血瘀证和脾虚夹瘀证四种病症的表现,针对不同病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对于湿瘀阻滞证,主要通过调理饮食和药物治疗,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祛瘀等。而对于肠道湿热证,可通过健脾利湿、调经助产等方法,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对于气滞血瘀证,可通过活血化瘀、舒缓肝胆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方法。对于脾虚夹瘀证,则需针对性地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 (一)湿瘀阻滞证:大便烂不爽或粘液便,或见便下 鲜红或暗红血液,或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皖闷纳少。舌 质偏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厚或腻。 (二)肠道湿热证:腹胀腹痛,大便糖泻,或粘液便, 泻下不爽而移臭,或有便血,或大便秘结,兼口渴喜饮,小 便黄,肛门灼热坠胀,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皖腹胀闷疼痛,或有痛,便秘、 便血或大便糖烂,或有痞块,时消时聚,舌质偏暗或有瘀斑。 (四)脾虚夹瘀证:见腹痛隐作,大便薄,便血色淡, 神倦乏力,面色萎黄,纳呆,或畏寒、四肢欠温,舌质淡胖 而暗,或有瘀斑、瘀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1.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及诱发因素, 腹部剧烈疼痛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变化。 2.疼痛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3.遵医瞩穴位贴敷,取中、天枢、胃俞、关元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神门、交感、腹、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天枢、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6.遵医瞩艾灸,取关元、天枢、大肠俞等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毛毛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