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您好!这个文档关于地下水硝酸盐运移模型的内容已经为您生成了简短的概述。以下是详细信息:\n\n标题:基于modflow的地下水硝酸盐运移模型\n主要内容:基于modflow的地下水硝酸盐运移模型用于研究地下水的硝酸盐运输过程。这个模型包含了洪水、降雨等多种影响因素,并结合了气象、水文、地质、水文地质等多个领域的知识。\n\n基于modflow的地下水硝酸盐运移模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综合性。它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如气象预报、水文测量、地质调查等,来研究地下水的动态分布和硝酸盐的运输过程。这种
基于modflow的地下水硝酸盐运移模型
地下水通常受亚硝酸盐(no-3)污染(康熙等人,1993;朱ang等人,1996;诺兰等人,1997;张云等人,2006)。影响地下水NO-3浓度的因素复杂,而数值模型提供了地下水管理的有力工具,因为这种模型综合了气象、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和土地利用等多方面数据,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了相互间的联系,使得人们能够定量地分析和预测含水层中NO-3浓度的变化。但是分析和预测的精度直接受边界条件、含水层参数和源汇项等有关数据精度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校正这些估计值,近年来国际上采用的方法是延长模拟时间(Delwyn, 1997;Liu et al.,2004;Nishikawa et al.,2003),通常是从地下水开发之初到最近某一年。这样,估计值的精度可以通过长期的累积效应表现出来,而估计值的校正可以通过长期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拟合获得。
石家庄市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不断恶化,尤其是NO-3浓度不断升高,从1959年的4.38 mg/l上升到2000年的均值54.07 mg/l,最大值达126.90 mg/l。出于不同的目的,该区已建立多个水流模型(林学钰,1987;许广明等,2001),而NO-3运移模型少见报导。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各种管理方案对石家庄市地下水NO-3浓度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Waterloo Hydrogeologic Inc.,2000)进行地下水水流和硝酸盐运移模拟,建立长达42 a的数值模型。
1 地下水上、副三大区域
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依太行山,东接河北低平原。研究区范围介于东经114°16′~114°41′,北纬 37°56′~38°17′,包括市区、郊区和周围县市部分地区,面积约1500 km2(图1)。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其中上部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沉积物主要由卵砾石和砂砾石组成,构成统一的非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流场概化为非均值各向同性二维非稳定流。
1.1 模拟时间和网格大小
水流模型和NO-3运移模型采用相同的有限差分网格,在水平方向上按210行185列将研究区剖分成38850个网格, 每个网格大小约为200 m×200 m, 面积40000 m2。模拟时间为1959-2000年,共42 a。根据获得的水位和硝酸盐浓度观测数据,模拟时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959-1995年,以1 a为一个应力期,每个应力期分10个时间步长。第二部分是1996-2000年,以0.5 a为1个应力期,每个应力期也分10个时间步长。
1.2 坝体边界质区
模拟区范围是: 西边界以山区与平原交界线为边界;西北边界以黄壁庄水库坝体渗漏段为边界,北边界以滹沱河北岸的一条流线为边界,东南边界以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分水岭线为边界。模拟区面积约895 km2。所有侧向边界均为二类边界,其中北边界为0流量边界,西北水库坝体边界的渗漏量为(0.75 ~1.60)×108m3/a。 西边界为透水—不透水边界。东南边界的性质随水位下降漏斗的发展而变化,1980年之前为流出边界, 之后为0流量边界。西边界和东南流出边界流量通过收集以往调查成果或根据历史时期的等水位线图计算得到。
底边界以潜水含水层的底板为边界,西部以基岩为底板,中、东部为一厚度大于15 m的粘土层,均为隔水边界。 顶边界为潜水面,受补排量的影响,为一随时间而变化的界面。
所有流入边界均赋浓度值,其中西北边界坝下渗漏水浓度在1990年以前为背景浓度4.43 mg/l,以后为水库水现测平均浓度9.31 mg/l,西边界流入水浓度也为背景浓度。
1.3 no-3具有生物生态学意义
水流模型参数主要包括渗透系数K和给水度μ。溶质运移参数包括迟滞因子Rf、衰变系数λ和水动力弥散系数D。本次模拟对象是NO-3,它是一种易迁移的化学组分,不被孔隙介质的固相吸附,因此,设定Rf等于1。使NO-3浓度减少的生物化学作用是反硝化作用。然而,含水层为潜水含水层,岩性颗粒粗,溶解氧DO浓度高,均不利于厌氧反硝化作用的发生(张翠云等,2005),因此,假定NO-3没有衰减, λ等于0。水动力弥散系数D是描述由机械弥散和分子扩散引起溶质迁移的因子。分子扩散较机械弥散小得多,因此忽略分子扩散。根据地形、地貌和岩性,对渗透系数、给水度、纵向弥散度、孔隙度、入渗系数等参数进行分区。参数初值估计来源于前人成果(林学钰,1987)以及国外总结的不同岩性参考值(Gelhar et al., 1992;Zheng et al., 2002)。
1.4 污水的补给源
模型补给包括大气降水入渗、河渠渗漏、农田灌溉水入渗和污水入渗。模型排泄包括农业地下水开采和城市地下水开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锅炉本体检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试题.docx VIP
-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VIP
- [中国青铜器]01.第一章 概论.pdf VIP
- 德国探亲签邀请函中德文对照.docx
- 2024山西太原市古交市招聘劳动保障工作站和社区低保工作站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模拟试题汇编.doc VIP
- it审计的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社区两保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及课堂镜头.doc VIP
-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与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