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第2课 鱼类
目录CONTENTS课程导入活动讲授课堂练习全课总结Add the text here Add the text hereAdd the text here Add the text hereAdd the text here Add the text hereAdd the text here Add the text here
学习目标123通过观看视频和交流讨论,能初步归纳概括鱼类的共同特征,科学的掌握识别鱼类的方法。通过观察研究鱼类在水中游动情况,认识鱼鳍结构特点与作用。通过观察研究鱼类在水中呼吸后,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认识鱼鳃的作用。
课程导入Add the text here Add the text here
动物学家们根据什么把这些形态各异的鱼同归一类呢?思考:同桌讨论:鱼类有哪些共同特征呢?提示可以从外形特征、取食方式、运动方式等角度思考。课程导入Add the text here Add the text here
1.鱼类可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身体呈流线型(梭)型,绝大多数体表覆有鳞片。2.鱼类是生活在水中、长有鳃和鳍、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
根据鱼类的共同特征,判断一下它们是鱼类?思考:海鳗鳐河豚
鳃鳍鳍背鳍尾鳍胸鳍腹鳍臀鳍重点认识鱼的鳃和鳍,猜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仔细分析: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是怎么动的?前进时哪个鳍在动?拐弯时哪个鳍在动?观看视频:
鱼游动时,前进时尾鳍在动,拐弯时胸鳍在动。鱼鳍使鱼在水中自由游动。
问题:鱼鳃的作用是什么?猜想:呼吸设计实验方案: 如何证明鱼鳃的作用是呼吸。提示:鱼类的呼吸也需要氧气,而氧气可溶于水。小组讨论:
科技加油站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水从口进入后经过鳃流出,水流方向正好与鳃板中的血流方向相反,形成逆流交换系统能高效地既带来氧又带走二氧化碳。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鱼在水中靠_____呼吸、用_____游泳,_____脊椎动物的一种。2. 鱼鳍包括_____、尾鳍、_____、腹鳍和臀鳍。二、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 鱼在水中向前游泳,起主要作用的是( )A.胸鳍 B.尾鳍 C.背鳍2.河豚是鱼,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脊椎 B.生活在水里 C.用鳃呼吸腮 鳍是背鳍 胸鳍 B A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从生活中常见的鱼类入手研究,找到了鱼类的共同外形特征,也认识了海鳗、鳐、河豚等特殊的鱼类。同时,我们通过观察鱼类游动时鱼鳍的形态等活动认识了鱼鳍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它与鱼类身体平衡稳定及运动息息相关,并且还通过实验认识了鱼腮为何可以作为鱼的呼吸器官。最后认识我国独有淡水鱼——中华鲟,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保护珍稀动物。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同学们再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1课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课时教案.docx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2课 斜面 课时教案.docx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3课 不简单的杠杆 课时教案.docx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4课 改变运输的车轮 课时教案 .docx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5课 巧妙灵活的剪刀 课时教案.docx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6课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课时教案.docx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7课 信息的交流传播 课时教案.docx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第5课 风的作用 课时教案 .docx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第6课 水的作用 课时教案.docx
-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第7课 总结我们的认识 课时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