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课件.pptxVIP

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耆卿。 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 安)人。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屯田。 投赠之作—— 《望海潮》 《望海潮》一词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是柳永呈 献给旧友孙何的作品。孙何当时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 词中“千骑拥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孙何。由于是呈献杭州 长官之作,词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作夸张描写,也免不了要 用恭维应酬的话语作结。 传说金主完颜亮因受本词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可见本 词的艺术感染力之强。 浅吟低唱与对酒当歌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 派和豪放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 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 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 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望海潮》 主题:把握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情感 1.仔细阅读上片,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上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 开头三句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从“烟 柳画桥”到“天堑无涯”,分别描绘了杭州美丽的街巷河桥、 雅致的住宅、迤逦曲折的长堤、澎湃浩荡的钱塘江水和都市 户口的繁庶。最后三句通过“珠玑”等表现了市民的殷富, 都市的繁华。整个上片表现了一派富庶的生活景象。 2.本词是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富庶、魅力的? 明确: 从词的构思上看, “形胜”和“繁华”是词眼。 “形 胜”是自然环境的美; “繁华”是经济的繁荣发达。 “烟柳画 桥,风帘翠幕”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表 现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 奢” ,“参差十万人家”表现的是杭州经济的繁荣。 3.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 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霜雪”比喻浪涛, “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 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沉重, 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 卷”形象逼真。 4.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 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请你分析一下 这两句有着怎样的艺术表现力。 明确: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将西湖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 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 芳,长久不散; “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每逢花期真可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秋桂子”就更让 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相传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 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 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 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5.这首词通过描绘古都杭州的生活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明确: 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标题可拟为“执手相看,泪眼相向”。本已经愁苦不堪的 “愁人”,生离死别、执手凝视、千般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 情的泪眼里。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是“一切尽在不 言中”。 2.通过景物描写,作者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描绘了怎样 的意境? 明确: 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 在这幅画面中, “寒蝉”“骤雨”“长亭”“烟波”“暮霭”这 一系列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沉郁的氛围,用以烘托离别的无限惆 怅和难舍之情。正当离人依依难分之时,船夫偏又催促起 航,他们只有泪眼相向。 “无语凝噎”,万千话语不知从何说 起!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用一 主题2:词的艺术手法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 它高明在何处? 明确: 这一句是整篇词的警策之语,运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集 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凄清的气氛,勾起 离人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 之意无穷。 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醒 ”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 更何况是“酒醒”之后呢!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开心爱的 人的第二天早晨, “执手相看泪眼”的情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 头,而面对眼前的凄清景象,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 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突出的写作手法是虚实结合,试结合诗句作简

文档评论(0)

文档爱好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爱好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