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与肠道微生态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移植与肠道微生态 人类肠道存在着的微生态系统 [1] 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1] Cani PD, Delzenne NM.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2011;130:202-212 [2] Junjie Qin, et al. Nature 2010;464(4):59-67 • 真核生物 • 细菌类 • 古细菌类 构成人体的 三种生物界: • 10倍人体细胞总数 • 150倍人体基因总量[2] 药理与治疗学杂志 (IF=9.271, 2010) Nature 旗下刊物 成人肠道微生物总量超 过人体细胞总数: 人肠道是最大的微生物 聚集地: 经过几百万年共同进化所形成的肠道菌群正在 逐渐被人类认识 肠道微生态系统 (microecosystem) 原籍菌:优势菌群 共生菌 外籍菌 一般菌群 3 益生菌药物作用机制总结 ①营养竞争; ②生物转化,产生抑菌物质; ③合成维生素等; ④直接拮抗病原 菌; ⑤占位竞争; ⑥增强屏障功能; ⑦降低炎症反应; ⑧刺激免疫。 微生态制剂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TABLE 4.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Probiotics From: Balfour Sartor: J Clin Gastroenterol, Volume 41 Supplement 1.May/June 2007.S37-S43 微生菌的作用机理 可能有害的细菌 可能有益的细菌 • 腹泻/便秘 假单胞菌 • 抑制外源和/或有害细菌 • 感染 • 刺激免疫功能 • 毒素产生 变形菌 • 有助于消化和/或吸收 • 维生素合成 葡萄球菌 梭杆菌 肠道菌群: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可能的益生 菌类细菌 (食用时) Adapted from: Gibson GR. J Nutrition 1995;125:1401-1412. 肠球菌 大肠杆菌 链球菌 真细菌 类杆菌 临床研究显示: n 肝硬化、肝移植后患者, 移植后24小时: n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n 肠杆菌↑肠球菌↑梭菌↑ 肝硬化/肝移植后肠道微生态发生改变 动物研究显示: n 同基因肝移植BN大鼠,移 植后24小时: n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n 肠杆菌↑肠球菌↑ 移植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可能原因 1. 手术期间麻醉使用的相关药物导致肠蠕动减弱,延长过 路菌滞留在肠道中的时间,利于其生长繁殖 2. 手术时门静脉和腔静脉的阻断,使肠黏膜缺血、缺氧、 水肿,造成肠黏膜清除能力下降 3. 移植术后,肝功能尚未恢复,胆汁、 sIgA分泌量减少, 降低了局部免疫功能 4.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破坏 了正常菌群,导致菌群失调 5.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降低了全身免疫功能 n 细菌移位:指肠道内的活菌穿过肠黏膜进入固有层, 继而到达肠系膜淋巴结以及更远处器官 n 细菌移位(扩):不仅包括活菌移位,也包括可其产 生的代谢产物(包括细菌DNA和内毒素等)的移位 n 结局:肠源性感染,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甚至MODS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n 临床研究显示: n 78例肝硬化移植后:细菌移位发生率10.3% n 50例小肠移植后:细菌移位发生率44% n 移位细菌: 肠球菌、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 动物实验 腔静脉中厌氧菌的移位 器官移植和细菌移位 因动物数量有限 需要进一步研究! 1. 术前因素的影响,如肝硬化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腹水 等,这些术前因素可以导致细菌移位增加 2. 手术过程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肠黏膜屏障损害,为肠 道细菌移位创造了条件 3. 菌群失调,包括致病菌的过度生长以及益生菌数量的减 少,促进细菌移位发生发展 4. 移位的内毒素损害了肝脏,反过来又促进细菌移位,形 成恶性循环 肝移植后肠道菌群移位的可能原因 n 为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移植后通常使用免疫抑制剂 n 免疫抑制剂在控制排斥反应的同时,也降低了宿主的 免疫功能,增加了宿主的感染机会。 n 研究显示: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与免疫抑制剂的合 理使用密切相关,根据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 分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明显降低感染率,提高肝 移植生存率。 刘树人,罗显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