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课件 第28、29章 近现代文学批评的兴起、近现代文学批评的代表学说.pptxVIP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课件 第28、29章 近现代文学批评的兴起、近现代文学批评的代表学说.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近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来文化与思潮的 冲击。中国古代文论赖以产生的几千年的封建 宗法社会形态为新的现代社会形态所代替,以 文言文为载体的抒情诗文被以白话文为载体的 描写现代生活的再现型新文学所更替。“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古代文论更是受到西方文学批 评从价值观念到理论形态的撞击与融合。; 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内在的生命力并没有消失,相反,它在一些著名文学家与思想家的文 学批评中,得到了改造与继承。近代文学批评 的演变与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相伴,它既受西方 启蒙学说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批 评精神的承传,涌现出梁启超、王国维、鲁迅、林语堂等著名人物。他们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 合,其人文精神与文学批评融为一体,给我们 今天的文化建设,留下了令人景仰的风范。;第二十八章 近现代文学批评的兴起;第一节;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文学批评史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其主要特征是,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整个封建体制的变化,及其经济与文化的综合作用,反映到文学批评领域,中国古典形态的文学批评产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重大变革。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观念与方法,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中国文化界悄然兴起。; 它率先在当时一些具有忧患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士人中流传开来。它在鸦片战争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候下开始形成。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清朝政府的统治衰朽不堪,文化界呈现出万马齐喑的景象,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西学东渐,古老的封建帝国正孕育着一场新的巨变。; 许多地主阶级革新派人物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在思想文化界率先提出了新的学说,对传统的文学批评进行了反思与审视。涌现了龚自珍(1792—1841)、魏源(1794—1857)、王韬 (1828—1897)等人的文学观念。他们的文学批评观念是从晚清地主阶级革新派通向资产阶级改良派文学思想转变的桥梁。; 他们首先对弥漫社会的程朱理学、八股教条等压抑个性的思想展开猛烈抨击。 龚自珍,清思想家、文学家。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所作诗文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著有《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在《歌筵有乞书扇者》诗中说:“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我论文章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他大声呼吁那些有别于“伪体”的作品的创作,鄙弃鹦鹉学舌的创作。在《书汤海秋诗集后》一文中,龚自珍提出诗的审美理想就是完整无遗地展示自己的纯真面目。他认为古代大家李白、杜甫、韩愈、李贺、李商隐、吴梅村等著名诗人是: 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 龚自珍指出,任何蕴藉含蓄、吞吞吐吐的诗文风格,都是有害于这种创作精神的。在著名的 《病梅馆记》中,龚自珍形象地譬喻道:那些 盆景中的梅花尽管虬错宛曲、姿态姣好,但都 经过人为扭曲,早已丧失了自己的天性,“皆 病者,无一完者”,必须解除捆缚在它们身上 的绳索,恢复其本来面目;同样,诗人在作品 中也应抒发自己的情性。《己亥杂诗》内有一 首诗饱含情感地自叙:“少年哀乐过于人,歌 泣无端字字真。”真实而完整地展现人格之美,这是龚自珍在当时特定环境下提出的新的审美 理想。; 龚自珍的文学创作深受庄周、屈原作品瑰怪风格的影响,自称:“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他认为平和淡漠则如旷野穷瘠之地一样,产生不出好诗:“平原旷野,无诗也;沮洳,无诗也;硗确狭隘,无诗也;适市者,其声嚣;适鼠壤者,其声嘶;适女闾者,其声不诚。”真正的诗产生于冲突之际,“则如岭之表、海之浒,磅礴浩汹,以受天下之瑰丽、 而泄天下之拗怒也、亦有然”(《送徐铁孙序》)。; 龚自珍等人对狂怪崇高之美的倡导,对平和之美的针砭,与他在政治上呼唤风雷,提倡社会 批判的无畏精神相一致,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改 良主义思潮的先声。同时代的魏源在《诗比兴 笺序》中反对“专取藻翰”、“专诂名象”、 “不问诗人所言何志”的诗歌创作倾向,他在 复古的旗号下,赞颂了龚自珍的上述美学主张。另一文士王韬,更是从变法图强的角度对传统 的“中和”之说加以指摘:“文章所贵,在乎 纪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斯即佳文,至其工拙, 抑末也。”(《弢园文录外编自序》); 王韬认为,文章贵在有我,诗歌更应达到这一境界。所以他又说:“余不能诗,而诗亦不尽 与古合,正惟不与古合,而我之性情乃足以自 见。……然窃见今之所为诗人矣,扯挦以为富,刻画以为工,宗唐祧宋以为高,摹杜范韩以为 能,而于己之性情无有也。是则虽多奚为 ?”(《蘅花馆诗录自序》); 王韬对当时追摹古人、不知有我的创作倾向是很瞧不起的,他大力鼓吹只有展现了自己个性人格的诗作才是上品。这些进步人士强调自我表现,又不同于性

文档评论(0)

150****81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