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硬膜外血肿 诊断与鉴别 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故临床观察殊为重要、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及/或出现新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给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外血肿 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为:①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②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kPa(270mmH2O)以上,并呈进行性升高表现;③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④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者>40ml,幕下者>1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结构移位明显(移位>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⑤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颞叶血肿因易导致小脑幕切迹疝。手术指征应放宽;硬脑膜外血肿因不易吸收,也应放宽手术指征。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外血肿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下血肿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下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损害。由于出血来源的不同又分为复合型硬脑膜下血肿与单纯型硬脑膜下血肿。按临床病程表现快慢又分为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下血肿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3天内)硬脑膜下血肿发生率最高占70%,亚急性(4一21天)约占5%。两者致伤因素与出血来源基本相同,均好发于额颞顶区。临床病程发展的快慢,则据脑原发损伤的轻重、出血量及个体代偿能力的不同而异。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下血肿 (1)伤因与病理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都是由脑挫裂伤皮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故均属复合型硬膜下血肿,所不同者,仅是病程急缓上略有差异而已。两者致伤因素和损伤病理亦雷同。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下血肿 (2)症状与体征 急性者大多为复合型硬脑膜下肿,故临床表现酷似脑挫裂伤,所不同的是进行性颅内压增高更加显著。病人伤后意识障碍较为突出,常表现为持续性昏迷,并有进行性恶化,较少出现中间清醒期。 亚急性者,由于原发性脑挫裂伤较轻,出血速度稍缓,故血肿形成至脑受压的过程略长,使颅内容积代偿力得以发挥。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下血肿 颅内压增高症状 急性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变化突出,同时,较早出现小脑幕切迹疝的征象; 亚急性者,则往往表现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及意识进行性恶化,至脑疝形成时即转人昏迷。 局灶性体征 伤后早期可因脑挫裂伤累及某些脑功能区,伤后即有相应的体征,如偏瘫、失语、癫痛等;若是在观察过程中有新体征出现,系伤后早期所没有的或是原有的阳性体征明显加重等,均应考虑颅内继发血肿的可能。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下血肿 (3)诊断 a.外伤史;b.查体:昏迷、病理征等;c.辅助检查: *CT扫描,主要辅助检查,既可了解脑挫裂伤情况,又可明确有无硬脑膜下血肿; *颅骨X线平片:约有半数病人可出现骨折,但定位意义没有硬膜外血肿重要,只能用作分析损伤机理的参考; *磁共振成像(MRI)不仅能直接显示损伤程度与范围的优点,同时对处于CT等密度期的血肿有独到的效果。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下血肿 (4)治疗与预后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情发展急重,尤其是特急性病例,死亡率高达50%-80%。一经诊断,刻不容缓,应争分夺秒,尽早施行手术治疗。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中,有部分原发性脑损伤较轻,病情发展较缓的病例,亦可在严密的颅内压监护下或CT扫描动态观察下,采用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但治疗过程中如有病情恶化,即应改行手术冶疗,任何观望、犹豫都是十分危险的。 *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0分 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系属头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 %,为硬脑膜下血肿的25%,其中双侧血肿的发生率高达14. 8%,本病头伤轻微。起病隐袭,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容易误诊。从受伤到发病的时间,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1CPXY-J229 TXV-天信防水卷材防水涂料.docx VIP
- 2006CPXY-J169 新元素板业新元素板业.docx VIP
- DB23T 3531-2023 人工林营建碳增汇技术指南.pdf VIP
- Revit与Navisworks实用疑难200问1.pdf VIP
- 2011CPXY-J227 可耐福穿孔纸面石膏板.docx VIP
- 2004CPXY-J152 振邦建筑用氟碳涂料系列产品.docx VIP
- 2004CPXY-J151 TIETUO(贴妥)版系列自粘防水卷材.docx VIP
- 2015CPXY-J335 铠美创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腐防水材料.docx VIP
- 2014CPXY-R20 晓珍FM PVC风管 晓珍FM PVC风管.docx VIP
- 2004CPXY-R06 “龙牌”钢制板式散热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