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辞赋优质教学课件.ppt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辞赋优质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汉辞赋 一、政治 汉初贾谊、枚乘等仍有策士风;逮武帝时藩王失势,中央集权定型,裁抑游说之风,遂无驰骋政见之可能,转而作艺术之赋,由纵横家退为赋家。 二、国势和经济 初年赋家所处郡国多富;后来武帝一朝鼎盛,强盛的现实极大的开阔了文人的胸襟和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创作素材。 生活富裕,故竞逐财货,种种游乐玩好,甚或有求仙之举。 汉 赋 “赋”的含义: “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 “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两都赋序》)。 “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 诠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 汉赋是汉朝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由《楚辞》发展而来,吸收了荀子《赋篇》的体制,外加纵横家的夸张手法,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形式。有大赋与小赋之分,大赋多写宫廷生活,小赋富于抒情描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辞藻华丽,笔势夸张,好堆砌冷僻之字,表面富丽而艰深难读,是汉赋的特色。 二、文体特征 1、音律:有音节,不入乐。 “不歌而诵谓之赋”。 韵文而摆脱音乐的束缚,有以启发后代声律之学。 2、体式:骈散不拘,韵否不定。 类似散、骈、韵之混合。后代发展,六朝至唐尚骈,则为骈赋、律赋;宋以后尚散,则为文赋。 3、风格:铺张扬厉,夸饰奇丽 曹丕所谓“诗赋欲丽 ”;《文心》所谓“极声貌以穷文”;《上林》所谓“巨丽”。 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记司马相如语:“合綦qí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 刘熙载《艺概赋概》:“赋取乎丽,而丽非奇不显,是故赋不厌奇。” 4、组织:体物写志,铺采摛文 ;主客问答。 便于反复渲染,驰骋铺张。 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 5、手段:时空扩张。 刘熙载《艺概·赋概》:“赋兼叙列二法:列者,一左一右,横义也;叙者,一先一后,竖义也。” 6.内容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 渲染宫殿城市; 描写帝王游猎; 叙述旅行经历; 抒发不遇之情; 杂谈禽兽草木。 7、功用:讽谏。 沿袭儒家诗教而来。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赞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此乃赋体本身矛盾。形容过当,则违情理,复蔽本意,舍本逐末。 赋在历代文体中,首个被赋予并肯定其娱乐功能。 《汉书·王褒传》载宣帝语:“赋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譬如女工有绮縠hú,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即“娱悦”)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喻、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 汉赋发展轨迹: 一、汉初到武帝即位 骚赋流行期 内容继承楚辞的“怨刺”传统,句式大抵也保持楚辞整饬中见变化、情辞婉转的特点,多用 “兮”字。 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是汉初骚体赋的优异之作。 二、汉武帝到东汉中期 大赋兴盛期 大赋又叫体物大赋、散体大赋。 规模宏大,铺张扬厉。 “劝百讽一”,欲讽反劝。 结构上多采用主客问答式。 枚乘的《七发》标志着大赋的形成。 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标志着大赋的成熟。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三、东汉中叶以后至汉末 小赋勃兴期 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篇幅短小精悍,文辞清丽,多用韵语。 汉赋的类型及风格演变 汉赋大抵可分骚体赋(抒情;先声)、大赋(体物:京都、宫殿、田猎;主流)、小赋(写志:咏物、抒情;别派)三类。 风格四变:初司马相如雄放昂扬,次扬雄婉转温厚,次班固精丽典雅,次张衡、蔡邕简洁流丽。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年),洛阳人。《吊屈原赋》、《鵩鸟赋》,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七发》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托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以互相问答的形式构成八段文字。首段为序,借吴客之口,分析了楚太子患病的缘由:贪逸享乐、荒淫奢侈的宫廷生活所造成,指出这种病非药灸所能治,唯有“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第二至八段,即写吴客以七种办法启发太子,为他去病。前六种是为他描述音乐之美、饮食之丰、马车之盛、宫苑之宏深、田猎之壮阔、观涛之娱目舒心,结果都不管用。最后吴客向太子推荐文学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作品的主旨在于揭示贵族腐朽生活的戕害人身,提出了应进用文学方术之士的主张。 枚乘——梁园文学之代表(梁园文学是指西汉初期以诸侯梁孝王刘武为中心而形成的文学群体的创作。) 《七发》: 内容——否定纵欲,注重养生

文档评论(0)

131****34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