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文学的艰难挑战回归传统应对艰难与自由评左郁文的《两半集》
这是一个变革和自由的时代。先说艰难吧, 中篇小说没处发, 长篇小说没人看, 诗歌没人读, 杂文没人写, 散文虽然暂时走红却朝向两极化发展:一是追求生活小情趣的小散文受市民青睐, 一是表达文化意蕴的大散文得高文化人喜欢, 明白无误地显露出拼命挣扎的痕迹。造成文学艰难的原因很简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初期, 文学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位置日益边缘化, 更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唯一的精神食粮, 文学刊物和办刊的文学人迫而转向, 并不情愿却又冠冕堂皇地向文化靠拢, 文学的园地和读者不断丢失。若干年间文学在艰难中沉沦是不可避免的必然。
然而绝望总是让位于希望, 明天总是属于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百折不挠的进取者。在菁芜杂陈、几分繁荣又几分萧索的文学园地中, 左郁文就是不肯向现实屈服的文学进取者, 他的一半是杂文, 一半是散文的《两半集》, 就是一部向文学的艰难挑战的书。他坚持文学健康向上的思想境界, 坚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吸取艺术营养的艺术追究, 流露出一个十分明显的思想艺术倾向——向传统回归。这就决定了这部书的艺术价值, 它是一部初露新形势下文学思想艺术新动向之端倪的文学作品集。
左氏的杂文, 善于将文学的形象性与人类的正义感、良知罩在一起, 总是针对社会的不良风气有感而发, 痛下针砭, 满纸正气;批评不良社会风气总是通过评说具体事件表达出来, 泼俏尖厉而又具体形象。读来让人解气、解颐甚至解恨, 引人深思。用“崇祯遗书”引出“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的判词, 用唐崇跑官的故事惩戒当今形形色色的跑官者, 深中肯綮, 用心良苦。一副局长出差嫖娼, 凡花销用“压死母猪一头, 赔款800元”的字条在公款中报销, 乖张下作, 叫人啼笑皆非, 更令人痛心疾首。从玩扑克“带王现”的游戏规则引出对干什么都得找靠山、寻后台、拉关系的批判, 快人快语, 入木三分。窥一斑而知全豹, 左氏的杂文, 充满人间正气, 社会良知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与传统美德, 很有思想魅力。
杂文是思想的艺术, 更是智慧的结晶。杂文家手中的笔往往是收放自如, 庄谐并弄, 喜怒笑骂, 皆成文章, 这与杂文家内在的智慧和行文的机智密不可分。左氏的杂文多数都是直捣黄龙府, 击中要害, 然并不直白, 取材、论事、评人, 或婉而成讽, 或欲擒故纵, 或十面埋伏, 曲折有致, 章法因文而异, 并非全都是直奔主题的声讨。这种成章布局的智慧和行文谋篇的机巧, 不仅体现在他的杂文中, 也体现在他的散文里。
左郁文的散文不输文采, 也颇富文化意蕴。但他的散文决不是什么大文化散文, 而是用传统手法表达传统美德的抒情与叙事并重的传统散文。他的散文, 连接着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生活经历。经历是一种文化, 而且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他的散文的文化意义, 正在于他那特殊的生活经历与人生体验, 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色彩与人性内含。读他的《浪迹片羽》二十章, 总让人想起艾芜的《南行记》, 那吃油渣的铁匠, 那用原始而科学的方法“锤鱼”的“我”, 那年夜送糍粑给“我”的妇女主任, 鬼使神差地让人想起《南行记》中的“土匪”野猫子一类人物。但他们又决非野猫子们, 流浪的野猫子与留守在林场的妇女主任, 为生存而奔波的土匪与铁匠, 他们都是文学画廊中不可克隆的人物。他们身上分别体现了南中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风貌和底层人物不同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图式。他的《蜀道履痕》十篇, 也都注以灵气与智慧。光有智慧的文字还不是文学, 它只是理念化的文化。只有将感情和心灵投放到充满智慧的叙说中, 让智慧伴感情以行, 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学与文化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也是所谓大散文怎么也敌不过纯文化散文的根本原因。左氏深得个中三昧, 他写黄龙风景区, 一语中的:“水是风景的眼睛。没有水, 就没有了灵秀, 没有了娟美, 有如一盲眼的美人。”他在《雪山留影》中说:“大自然施于人的无处不有, 但要用心灵去感知。”考其源流, 归根结蒂属于我国传统散文之一途。
《两半集》中回归传统的艺术倾向, 还体现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古典诗词、文论和典故, 并且把古典文学的词汇和修辞方法运用到写作中, 文字干净、清畅、凝炼, 有的还颇为典雅。左郁文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 这得自于他的家学渊源, 具体说来得自于他的母亲。他的父母亲都是能赋诗填词的文化人, 特别是他的母亲, 给予他文学上的影响最为深远。也正是从母亲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中回忆母亲, 故在千百篇写母亲的散文中, 他散文中母亲的形象别具新格。中国是一个抒情文学大国, 传统文学的宝库无比博大精深, 散文的成就尤其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企及。左郁文面对这一宝库能进能出, 信手拈来的许多材料能很好地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