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专题训练-------《孔子家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卫灵公问于孔子曰:“有语寡人曰:‘有国家者,计之于庙堂之上,则政治矣。’何如?”孔子曰:“其可也。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已者,则知得之人。所谓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已之谓也。”
孔子见宋君,君问孔子曰:“吾欲使长有国而列都得之,吾欲使民无惑,吾欲使士竭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理。为之奈何?”孔子对曰:“千乘之君,问丘者多矣,而未有若主君之问问之悉也。然主君所欲者,尽可得也。丘闻之,邻国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则列都得之;不杀无辜,无释罪人,则民不惑;士益之禄,则皆竭力;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宋君曰:“善哉!岂不然乎?寡人不佞,不足以致之也。”孔子曰:“此事非难,唯欲行之云耳。”
(节选自《孔子家语·贤君》)
材料二:
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故曰: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苟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节选自《商君书·画策》)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者A能仁B于人C而不能使D人仁E义者能F爱于人G而不能使H人爱。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指紧急的事,与《琵琶行》中“却坐促弦弦转急”中的“急”含义不同。
B.庙堂,指朝延,与《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中的“庙堂”所指相同。
C.悉,指详尽,与《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中的“悉”含义相同。
D.不佞,指不才,其中“佞”与词语“亲贤远佞”中的“佞”含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鲁哀公的问询,孔子的建议是让民众富裕且长寿。但鲁哀公却因为国家贫穷而认为自己做不到,孔子顺势指出,百姓富裕了,国家也会富裕。
B.孔子对卫灵公的问题,先给予肯定,然后又进一步委婉说出了自己的谏言,表明单纯在朝堂上策划是不足以治理好国家的,还要爱人和推己及人。
C.作为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宋国君主对治国的事问得比其他君主都详细。针对宋国国君的谦虚,孔子鼓励他说,只要想做就都可以做到。
D.材料二以利用地势的高低控制水流和用物品的干湿来控制火来设喻,形象地指出,圣人治百姓,是明白政治的准则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国家者,计之于庙堂之上,则政治矣。
(2)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5.两则材料都涉及为政问题,其核心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
文本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过秦论》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哈姆莱特》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兼爱》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谏逐客书》课时作业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阿Q正传》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陈情表》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大学之道》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登高》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