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州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模拟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沁园春·寄辛承旨①,时承旨招,不赴刘过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白言:“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注:辛承旨,指辛弃疾。时辛弃疾在绍兴,刘过在临安(今杭州)。15.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构思和章法奇特,打破词体的格律约束,通篇采用对话体,假想自己与三位不同时代的前贤在西湖饮酒赏景,读来好似一出绝妙的诗剧。B.香山居士、林和靖、东坡老分别是白居易、林逋、苏东坡,他们或曾在杭州为官,或曾隐居西湖畔,作者此时亦在杭州,所以有了词中灵妙的想象。C.巧用香山居士、林和靖、东坡老三人有关西湖的诗文构成对话情境,西湖美景与优美诗文相映成趣,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奇绝的构思才华。D.由“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可知,三位前贤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还是先去孤山访梅,等到天气晴好以后,再去拜访身在绍兴的辛弃疾。16.这首词既是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看作一封回信。面对辛弃疾的邀请,作者寄答了这首词,委婉地表达了怎样的意思?(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 , ”。(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慨叹世事变幻、自然永恒的诗句是:“ , 。”(3)古代诗人常用“杜鹃”来象征凄凉哀伤的心境,比喻忠贞之心,或抒发思亲归家之情。唐诗中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 , ”。
15.D(3分)(结合标题及整首词,这句话是三位前贤对作者的挽留,认为作者不妨先在孤山访梅,等天晴后再去赴辛弃疾的邀请)16.①前三句,表达了作者不顾风雨、渡江赴招、痛快一聚的渴望;②词的主体想象三位前贤的挽留,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滞留杭州、无法赴会的遗憾;③最后三句,表达了自己雨住天晴之后再前往拜访的期望。(每点2分,共6分)(三)17.(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六朝旧事如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3)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6分,每句1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题1(考试版+解析版).docx
- 古代诗歌欧阳修《阮郎归》阅读练习及答案(陕西西安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考).docx
- 古代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 古代诗歌《永遇乐投老空山》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中).docx
- 古代诗歌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北保定2022年高二下).docx
- 名著《论语》阅读练习及答案(浙江宁波“十校”2022学年高三下3月考).docx
- 古代诗歌《题柱二首并序》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北衡水高三模拟).docx
- 古代诗歌《江畔独步寻花(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南信阳2023学年高三上8月).docx
- 古代诗歌《麦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学年山东潍坊高三上模考).docx
- 古代诗歌《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阅读练习及答案(重庆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模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