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小常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答: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风邪,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 2、纯艾条和药艾条到底哪种效果好? 答:其实艾条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不分什么纯艾条和药艾条的,这都是现代人创造出的一些新概念。无论纯艾条还是药艾条,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的,艾叶本身就是一种中药,人们之所以使用艾叶作为施灸材料,是因为艾叶中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同时还含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具有透皮入骨的作用。通过燃烧艾叶刺激身体表面一定的穴位,可以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镇痛止痛、回阳举陷、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但是艾叶对有些方面作用明显,对有些方面就弱一些,这时就需增加一些其他中药成分加以补充和辅助,使其发挥更明显的作用。中医用药讲求“君臣佐使”,就是所谓的“方子”。意思就是哪味药为主,哪味药为补充,哪味药为辅助。艾灸中艾绒是“君”,起主要作用,要想效果好,就必须加入起“臣佐使”作用的其他中药成分加以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3、月经不调怎么艾灸? 答:归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命门、关元、中极和阴陵泉,每次选3-4个穴位,分组轮流施灸。 4、失眠怎么调理? 答: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1、思虑过度、心血亏损;2、房劳过度,伤及肾脏,以致阴虚火旺,心肾不相交;3、还有情志抑郁,肝火上扰,神志不宁;4、饮食不节,导致脾胃不和。 艾灸治疗失眠:神门、心俞、肾俞、百会、足三里、太溪;肝气郁结加阳陵泉、太冲;肝肾阴虚加三阴交;水饮痰浊加丰隆、中脘;肾阳虚加命门、关元、气海;肝脾不和加肝俞、脾俞;心脾两虚加脾俞、三阴交。 5、手足一年四季发冷,冬天和冰块一样,怎么艾灸? 答:心俞、胃俞、肾俞、次髎、关元、内关、合谷、后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6、鼻子经常性出血选哪些穴位? 答:上星、迎香、合谷、少商、内庭、三阴交、复溜 7、胃胀、胃痛、胃反酸灸哪里? 答:主穴: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 配穴:脾俞、胃俞、肝俞、公孙 8、眼睛经常血红血红的,很干涩,灸哪里? 答:肝俞、阳白、合谷、光明、太溪 9、我想减肥,不知道灸法管用不? 答:肥胖和脾胃不和有直接关系,灸胃俞、天枢、中脘、关元、梁丘、足三里就可以。 10、介绍一下水肿的病因,该怎么艾灸? 答:水肿分阳水和阴水两种,阳水是指发病迅速,起初面部微肿,继而遍及全身,皮肤光亮,胸中烦闷;阴水是指水肿渐起,开始足面微肿,继而头、面、腹部也肿,小便不利,大便糖稀,喜暖畏寒,时消时肿;阳水发病快,从面部开始;阴水发病慢一些,从足面开始,遍布全身。 灸水道、水分、气海、三焦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阳水加肺俞、合谷;阴水再加脾俞、胃俞。 11、颈椎病灸哪里效果好? 答:大椎、天柱、风池、大抒、肩髃、肩井、后溪 12、我经常大腿两侧冰冷,怎么灸? 答:灸肾俞、次髎、关元、阴陵泉、委中、三阴交、涌泉 13、小孩晚上睡觉盗汗,能灸吗? 答:灸大椎、身柱、合谷、足三里 14、小孩强身保健灸哪些穴位好? 答:小孩保健灸的要穴是身柱穴,身柱含有全身支柱之意,作用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咳,对小孩有强身保健的作用。 15、手脚经常出汗怎么办? 答:手脚出汗是心燥热的一种表现,可灸内关、合谷、三阴交、太溪 16、感冒、鼻塞、流清涕,灸哪里? 答:风池、外关、风门、大抒、曲池。大椎是解决风热感冒的特要穴。 17、痛经、闭经可以艾灸吗,应该做什么穴位? 答:闭经: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血海 痛经:关元、中极、曲骨、归来、三阴交、脾俞、肾俞,痛经只能经期灸,也最有效,这是唯一经期施灸的病症。 18、爱打嗝是什么原因?能灸吗? 答:打嗝多由饮食不节,食滞停饮;气郁不畅,胃失和降;久病气衰,脾胃虚寒,导致胃气上逆;或者暴怒气逆,胃膈气逆不宣导致。治疗的方法是:和胃舒膈,理气降逆。 灸膈俞、膻中、内关、足三里、太冲,然后轻柔听宫穴。 19、上脘、中脘、下脘的各自功用是什么? 答: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且位置相近,处于中焦胃脘部,都能治疗胃脘部病变,但是功能却同中有异: 上脘:偏于抑冲降逆,主要治疗中焦胃失和降所致的上逆呕呃诸症,尚可宽胸利膈,治疗上焦气机不利等症; 中脘:重在和胃理气,在健脾和胃、益气消积的同时,主要调理肝胆脾胃气机不利诸症; 下脘:偏于消导通降,能将胃所受诸邪通过下传肠腑消散,给邪以出路,所以长于治疗胃肠气机不通诸症。 简单说就是如果胃脘部不适,有呕吐、呃逆等症状的用上脘;有胀满、积滞等症状的用下脘;而脾胃不和或者肝脾不和所导致的上腹疼痛、泄泻、便秘等症状用中脘。临床可以辩证选取单穴,也可三穴同用。 20、减肥应该灸哪些穴位? 答:取穴: 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丰隆

文档评论(0)

183****9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