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角下的文华都市市民电影研究(1947-1949).docVIP

商业视角下的文华都市市民电影研究(1947-194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业视角下的文华都市市民电影研究(1947-1949) 战后40年代,文华影业公司创作了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虽然主题各异,但内在上却有着诸多的共通之处。他们都是以上海为中心,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空间和生活内容、以中产阶级为描摹对象的都市生活电影形式。都市市民电影是文华影业公司的主流产品,1947-1949年间,文华公司因为良好的市场回报而持续生产此类电影,逐渐形成了市场化、类型化的创作面貌。本文将就都市市民电影的创作规律来分析此类影片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原因。 市民电影;商业成就;市民趣味;叙事技巧 本文为浙江传媒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ZC14XJ048)的结题成果 一、文华都市市民电影的商业成就 1947-1949,文华出品了包括《不了情》《假凤虚凰》《母与子》《太太万岁》《好夫妻》《哀乐中年》在内的6部都市市民电影。除资料不详的《好夫妻》之外,其他的5部电影都在商业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为文华40年代的迅速崛起累积了雄厚的商业资本。 1947年2月6日,桑弧导演、张爱玲编剧的《不了情》在“沪光”“卡尔登”两个剧院开始上映,票房很好,不久,文华老总吴性栽提取了3500万元奖励给大家。作为文华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作品,《不了情》获得一致好评,有“胜利以后国产电影最最适合观众理想之巨片”1的美誉。 1947年8月21日,桑弧导演、佐临编剧的《假凤虚凰》在“大光明”“大上海”上映,在市场高奏凯歌。以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最大影院大光明电影院来说,其在1947年的卖座之冠就是《假凤虚凰》,观众达16.5万人次。后来这部影片又被导演佐临翻译成英语,配音后成为中国第一部英语拷贝送往国外放映,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唯一一部译成外语的中国影片。当时美国《生活》杂志用了3页篇幅介绍这部影片,并登出李丽华的剧照。2 1947年12月14日,由桑弧导演、张爱玲编剧的《太太万岁》在上海“皇后”“金城”“金都”“国际”四大影院同时上映,被称为“本年度影坛压卷之作”,取得“连日客满,卖座第一”3的好成绩。由于这部影片在当时影响之大,曾经引发了文化界的一次争论,来自极左的批评对张爱玲后来的电影创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文化界的批判并没有影响观众对张爱玲的喜爱程度,《太太万岁》在饱受非议的同时也赚足了眼球。 1947年10月8日,由李萍倩编导的《母与子》在上海“皇后”“大上海”戏院、“文化”会堂三个影院上映。在1948年2月15日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假座互湖社大礼堂举行的“中正文化奖金电影奖”颁奖大会上,评选出10部优秀影片,《母与子》在《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前排名第三,前两名分别是“昆仑”出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国泰”出品的《裙带风》,可见《母与子》在当时社会中引起的巨大反响。这部影片的成功客观上保证了“文华”每年出品四部影片的数量,而且由于其艺术品质上乘,也同时实现了商业上的利益。 二、文华都市市民电影的商业密码 文华的管理机制和宣传制片策略帮助文华作品打通了进入市场的路径,但是电影作为产品进入市场之后便要接受广大观众的检阅,文华影业是凭借什么样的商品特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换言之,文华创作者在都市市民电影中输入了哪些商业密码从而使影片通往高票房之路,这是问题的关键。 (一)全明星阵容 成立之初的文华公司有意识的网罗大量明星,尤其是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1947-1949年3年间,文华即与陈燕燕、刘琼、李丽华、周旋这样的电影大牌明星合作过,也网罗了石挥和卢碧云这样在话剧界首屈一指的舞台巨星,同时培养了诸如蒋天流、张伐、韩非、秦怡等初涉影坛的优秀青年演员。“明星”元素在文华都市市民电影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个别影片中甚至成为了决定一部影片风格的关键因素。 在文华的都市市民电影中,《不了情》无论在电影语言还是内涵意蕴上都不能算是最出色的一部,相比较张爱玲后来根据剧本扩写而成的《多少恨》,《不了情》在情感表达上显得生涩和突兀。但是《不了情》能够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说明电影作为一种商品,其市场回报率是由多方因素构成的,明星因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当时“文华”力邀息影多年的陈燕燕参与演出,而陈原本是为出演《假凤虚凰》而与“文华”签约的。但是她看到了剧本后,发现不是自己擅长的悲剧戏路,而拒绝出演,于是张爱玲迅速为陈燕燕写了一个新剧本,《不了情》就此诞生。可见《不了情》的“悲剧风格”是为明星“陈燕燕”量身打造的。陈燕燕在30年代因《大路》《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等多部影片走红,虽然息影多年,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应该说正是“陈燕燕复出之作”的定位,成为了《不了情》的最大商业卖点。在男演员上,文华选择了上海“孤岛”时期最红的男明星刘琼,1939年,在上海最有名的电影杂志《青春电影》举办的“影迷心爱的十位影星”活动中,刘琼以2527票雄居榜首4,可见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