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VIP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危机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秦 汉 隋 唐 封 建 社 会 先秦 221BC 三国两晋南北朝 宋元 明 清 220 589 960 1368 1840 时代特征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学习目标: (1)能够了解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的相关史实:废宰相、设内阁,设司礼监; (2)能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认识其历史地位;能够了解明朝海防的新问题; (3)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简述明朝经略边疆的具体措施。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 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并设厂卫特务机构、重用宦官等),加强了君主专制,但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 (一)明朝的建立 1. 1368 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2. 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君主专制的强化 1. 明太祖废宰相 目的: 影响: 防范丞相专权乱政,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终结,对以后五百多年的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2. 明成祖设内阁(内阁制) (1)形成背景:废除宰相后,皇帝工作压力倍增(目的:减轻皇帝工作压力) (2)性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顾问机构 (3)职责: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即“票拟”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明初内阁为皇帝的秘书机构,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无力约束皇权,尽管后期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但依然过度依赖皇帝的英明勤政,一旦皇帝怠政,朱批大权就被司礼监太监掌握,从而导致宦官专权。 3. 宦官专权 (1)表现: 司礼监(内廷宦官机构)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还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2)本质:是皇权的变态延伸,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 (3)影响:导致后期政治黑暗,加速明朝的灭亡 二、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一)郑和下西洋 1. 目的: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2. 概况: 二、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远航美洲 时间 1405-1433 1492-1502 次数 7次 4次 海船规模 最大海船长约138米,宽约56米 长23.66米,宽7.84米 船数 最多时达200多艘 第一次3艘,最多一次17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第一次90人,最多一次1200人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 中美洲 3. 评价: 地位: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世界 意义:加强与南洋联系,宣扬了明朝的声威,扩大海外的政治影响,促进贸易发展 结果: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朝贡贸易,厚往薄来),未能持续 二、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二)海疆现危机 1. 东南沿海的倭寇之患 2. 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 根据教材梳理:原因 对策 结果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后来,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大三巴牌坊 1562年,葡萄牙人在澳门所建 三、明朝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一)明朝的内陆边疆管理 (1)重新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 1. 蒙古: (2)土木之变 (3)1571年“隆庆和议”,明朝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蒙汉互市) 2. 东北: 设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三、明朝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3. 西藏: 封授西藏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三、明朝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二)明清易代 1. 明朝危机: (1)东部海疆:西方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