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G 平面和 IPv6网络技术规范
3 部分:IPv6部署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政务外网”)IPv6部署的网络结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
管理系统要求、支撑系统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政务外网管理机构、接入部门、设计单位对IPv6网络进行规划、建设、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507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YD/T 2139 IPv6 网络域名服务器技术要求
YD/T 2296 IPv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技术要求
DB32/T 3514.1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规范第 1 部分:网络平台
3 术语和定义
DB32/T 3514.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网络切片 network slicing
为用户提供特定网络能力和网络特征 (如资源隔离、SLA 保障特性等),以及多种业务属性的逻辑
网络。
3.2
随流检测 in-situ flow information telemetry
一种直接对业务报文进行端到端测量,从而得到网络的真实丢包率、时延等性能指标的检测方式,
具有部署方便、统计精度高等突出优点。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N6 :应用感知的IPv6 网络(Application-aware IPv6 Networking )
AS :自治系统 (Autonomous System )
DHCPv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版本 6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Version 6 )
1
EBGP :外部边界网关协议(External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
IGP :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
IPv4 :互联网协议-第 4 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
IPv6 :互联网协议-第 6 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
IPv6+ :基于IPv6 下一代互联网的升级(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Plus )
MSTP :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 )
MTU :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
OTN :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mission Net )
PE :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 )
SDH: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LA: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AC: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SRv6:基于IPv6 的段路由(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VLAN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
VPN :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5 网络结构
5.1 政务外网由省、市、县三级组成,具体如下:
a) 省级政务外网包含省级广域网、省级城域网、省级部门接入网;
b) 市级政务外网包含市级广域网、市级城域网、市级部门接入网;
c) 县级政务外网包含县级城域网、县级部门接入网、乡(镇、街道)接入网、村(社区)接入网。
5.2 政务外网 IPv6 网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分级管理。
6 技术要求
6.1 总体要求
6.1.1 政务外网建设应向 IPv6 单栈模式发展演进。
6.1.2 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