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的世界观》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 教学目的 一、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生活态度、政治立场、以及他对宇宙的奥秘,宗教的真谛所做的哲学思考。 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独立的人格。 作者生平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质能方程E=MC2表明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 爱因斯坦不爱钱财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校方给了他年薪16000美元的待遇,他却说:“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   据说,他曾把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夹在书里当书签用,结果把书弄丢了。   有人请他在无线电台讲话,他拒绝了,说自己不爱出风头。   还有人出了1000美元,请他讲一分钟话,他也拒绝了,说自己不需要钱。 作者生平 1879年3月14日德国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 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 1905年,26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 1921年,光电效应——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 作者生平 1955年4月,弥留之际的爱因斯坦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遗嘱,不发讣造,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书面遗嘱:免除所有花卉 布置以及所有音乐典礼。 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 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1999年12月26日,美国《时代》 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音乐和物理伴随爱因斯坦的一生 1、家庭出身:   1879年3月14日,阿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出生在德国西南部古城乌耳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个电工设备店店主。母亲受过中等教育、爱好音乐的家庭妇女。 爱因斯坦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他从小就学习小提琴,古典音乐一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伴侣。 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 2、成长经历 1)从小就对几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大学时代: 学习数学和物理学的时候,广泛阅读物理学大师的著作,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物理学的兴趣与日俱增 3)大学毕业: 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技术员 4)划时代事件: 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物理学,获得革命性突破 背景简介 20年代末30年代初,也是世界滑向战争的动荡岁月。法西斯专制势力正企图掀起战争暴力和其它种种暴行,爱因斯坦关注时事,对国家社会命运也进行深入的思考。 年轻时受基督教和犹太教思想的濡染,但在接触了当时的科技读物后很快开始怀疑《圣经》的讲义,转而钻研科学。后接受斯宾诺莎泛神论,认为所谓上帝即自然,宇宙是自发自为的,探索自然的规律和宇宙的奥秘就是最高的宗教。 简纲(全文分为四部分) 一、(1自然段)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论点) 对生命价值的初悟 对劳动的尊重 向往简朴的生活 反对阶级划分 二、(2-4)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要遵循客观规律“叔本华”) 3、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而不是安逸和享乐猪栏的理想,(庸俗的目标) 4、对社会的责任感——坚持独立思考(“孤独的旅客”)(保持科学家应有的思想,群众往往是麻木庸俗的) 三、(5-6)政治思想是民主主义,反对暴力,厌恶战争 政治思想是民主主义(注重个人价值,深感创造精神和人际真情的可贵) 厌恶战争(基于对正义和人道的亲身体验)   “当法律和人类尊严必需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 “人类的福祉必须高于对自己国家的忠诚”。  “每一个国家的利益都必须服从更广泛的共同体的利益。”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爱因斯坦一心希望科学造福于人类,但他却目睹了科学技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因此,他认为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是当代的首要问题,除科研成果之外,他一生中发表得最多的也是这方面的言论。 1、一战时: 多次表明自己的坚定的反战立场,参与发起成立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 2、一战后: 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呼吁人民为和平而斗争 3、二战时: 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 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 4、二战后: 与英国哲学家罗素联合发表《

文档评论(0)

方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