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深度净化技术—生态浮床技术(水生态修复课件).pptx

微生物深度净化技术—生态浮床技术(水生态修复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浮床技术 主要内容1.生态浮床技术定义2.生态浮床技术原理3.生态浮床技术特点4.生态浮床结构和分类5.生态浮床的功能6.浮床材料的选择 1.生态浮床技术的定义 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图片引/s168html 1.生态浮床技术的定义 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 2.生态浮床技术的原理图片引自/PowerLeader/htm358.shtml 3.生态浮床技术的特点 (1)将浮床陆生植物作为先锋种植于河湖水面,利用陆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大量N、P吸收和光合作用,去除水中N、P,无须施肥,避免肥料对水体污染,且病虫害少,生物生产量高。 3.生态浮床技术的特点 (2)生态浮床不受光照等条件限制,可避免沉水植物人工种植后, 由于光照等生境条件难以保障其正常生育而死亡的现象。浮床植物生物量高且易收割,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3.生态浮床技术的特点 (3)陆生植物水上种植后,能形成较大生物量,特别是发达的根系,可吸收大量藻类等浮游生物,根系释出能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分泌物,加速污染物分解。 4.生态浮床的结构和分类 生态浮床是一种像筏子一样的人工浮体,浮床的载体大多采用白色塑料泡沫。4.1结构图片/export/factory/6154248.htm 4.生态浮床技术的结构和分类 首先在泡沫上钻出若干小孔。其次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将一些耐污并具有观赏效果的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旱伞草等)种到里面,再将泡沫板用铁丝、竹片连接起来,固定在水中早已打好的桩子上。4.1结构 4.生态浮床结构和分类生态浮床干式浮床湿式浮床有框湿式浮床无框湿式浮床4.2分类 5.生态浮床主要功能5.1入湖污染净化功能 5.生态浮床主要功能5.2 休闲娱乐功能图片来源:/info/1012/76291.htm 5.生态浮床主要功能5.3 栖息地功能图片来源:h/album/335530da43b45c19cb41c3aa.html?stepindex=1st=2os=0bd_page_type=1net_type=1 5.生态浮床主要功能5.4 经济价值 6.浮床材料的选择 6.1浮床框体 浮床框体要求坚固、耐用、抗风浪,目前一般用PVC管、不锈钢管、木材、毛竹等作为框架。 6.浮床材料的选择 6.2 浮床床体 浮床床体是植物栽种的支撑物,同时是整个浮床浮力的主要提供者。主要使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 6.浮床材料的选择 6.3 浮床基质 浮床基质用于固定植物植株,同时保证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水分、氧气条件及能作为肥料载体。目前使用海绵、椰子纤维等。 6.浮床材料的选择 6.4 浮床植物 植物是浮床净化水体的主体,需要适宜当地气候、水质条件,成活率高。目前经常使用的有美人蕉、芦苇、水稻、香根草等。 小结 1)生态浮床技术的定义 2)生态浮床技术的原理 3)生态浮床技术的特点 4)生态浮床结构和分类 5)生态浮床主要功能 6)浮床材料的选择 谢谢! 生态浮床技术冯吉 知识点 生态浮床技术发展现状引用:戴青松, 韩锡荣, 黄浩,等. 生态浮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水处理技术, 2014(7). 主要内容1.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2.植物选择3.人工填料引入强化净化效果4.其他技术研究概况 1.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人工浮床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的德国。1995 年,日本研究者在霞浦进行一次隔离水域试验,发现在生态浮床能够削减植物性浮游生物,在人工浮床占有率只有25%处,植物性浮游生物被削减了94%,去除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并能对重金属进行吸收、富集,具有一定的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功能,而且还能抑制藻类的生长。 1.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在没有人工浮床处,藻类的繁殖很快,相当于有浮床处藻类 的 10 倍;COD 的去除也较为明显,设置人工浮床处能够削减 50%的 COD。图片来自/PowerLeader/htm115_1.shtml 1.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近年来,我国的人工浮床技术研发及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1988年起,在位于无锡市南端的五里湖,利用浮床植物技术直接治理富营养湖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研究涉及的总水域面积达8hm2。 1.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