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40
B 64
备案号: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319—2019
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2019-03-19 发布 2019-04-18 实施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D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延寿县林业局实验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东生、张建瑛、沈海龙、张鹏、田亚东、李业娟、秦希波、姚志刚、魏晓慧、
吴捷、曹焱、刘东英、苗艳梅、崔竣航、张念伟、赵明、端木繁义、张玉富、邵继彬、杨宏伟。
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松 (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的培育指标、苗木培育、定向培育
技术、林分保护、主伐和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812-2006 特级原木
LY/T 1435-1999 红松速生丰产
DB23/T 389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培育指标
3.1 基本材长指标
普通大径材基本材长应达到 4 m 以上,优质大径材基本材长应达到 6 m 以上。
3.2 干材径级指标
普通大径材基本材长原木小头检尺直径应达到 26 cm 以上,优质大径材基本材长原木小头检尺直径
应达到 40 cm 以上。
3.3 材质特性指标
材质特性符合 GB/T 4812-2006 中 3.3 的规定执行 。
4 苗木培育
4.1 良种选择
选择通过审(认)定的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种子园生产的良种。
4.2 苗木培育技术
按 DB23/T 389 规定执行。
5 造林技术
5.1 立地选择
在划分的红松产区内,选择阴坡、半阴坡,坡度≥15º,土层厚度≥10 cm,土壤湿润、不积水的
地带,培育大径材专用林。
5.2 造林密度
采用均匀配置方式造林时初植密度每公顷 1667 株(株行距 2.0 m×3.0 m )~2500 株(株行距 2.0
m×2.0 m )。
采用植生组配置方式造林时初植密度每公顷 400 簇(簇行距 5.0 m×5.0 m )~500 簇(簇行距 4.0
m×5.0 m )的植生组(每植生组 3 株~5 株,株距 1.0 m 或 1.5 m )。
通过 “栽针保阔”途径建立的人工林,可按照植生组配置方式造林,每公顷 500 簇(簇行距 4.0
m×5.0 m ,每植生组 3 株~5 株,株距 1.0 或 1.5 m )。
5.3 造林方式
按照 LY/T 1435-1999 中 3.1~3.5 的规定执行。
6 定向培育技术
6.1 基本材长与树高培育阶段
6.1.1 抚育间伐
6.1.1.1 对幼龄林(1 a~5 a)按照 LY/T 1435-1999 中 3.7 的规定执行。
6.1.1.2 林龄 5 a~15 a 采用透光抚育,3 a~4 a 透光一次,至红松主梢不受伴生树种危害为止。
6.1.1.3 在树高达到 16m、基本材长达到 6 m 之前, 根据立地条件情况开展 3 次~4 次抚育间伐。间隔
期为 7 a~9 a,间伐强度在 25%~40%之间。
6.1.2 修枝
红松幼林郁闭后,当树干下部出现 2 轮~3 轮死枝或濒死枝,即应及时修枝。人工修枝应与抚育间
伐结合,只对抚育各段保留木进行修枝,修枝一般在林木停止生长后的冬季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