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追星的演讲稿:理性追星,一路前“星”
杨承泽 校内校外,总有一些听上去那么理所当然的声音:“看,又有一个流量明星‘塌房’了!我说得没错吧,就该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不要追星!” “不要追星”听上去就像是“不要回答”。这简直就是来自“三体人”的劝告——从“追星”的那一刻起,人类被毁灭就是注定的事情。 可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追星”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要么喜欢过几个歌手,Forexample,周杰伦、李荣浩?优美的旋律打动人心;要么喜欢过几个诗人,比如写下“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辛弃疾,有魔力的文字简直能燃烧灵魂。要么政治家,将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追过星。读过武侠的同学应该知道,不管是多小的一片江湖,都总有那么几个门派。我就把这些追星族给大概分了个类: 第一类,消极式追星。有一个非常沉痛的案例,杨女士的父亲自杀,竟然只是为了恳求歌手刘德华再见自己女儿一面。相信大家听了之后都会非常惊。是什么导致这位父亲做出如此偏激的行为?原来他的女儿是刘德华的“铁粉”,除了关注刘德华的一举一动,窝在家里不工作的她称得上是无所事事。为了能去香港观看刘德华的现场演出,她甚至逼父母卖掉了家里的房子。父亲实在不忍心女儿继续沉沦下去,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这种就是消极式追星。为追星影响甚至放弃正常的生活,不考虑后果,快活一时,就可能导致一系列恶劣影响,后悔一世,可谓害人害己。 第二类,正常性追星。粉丝们会模仿、copy(复制)偶像的行为。比如,我们的“鸡哥”——蔡徐坤——男生们课间都在疯狂的传唱着“只因你太美”。几个素来以稳重老成而著称的同学要么成了“小黑子”,要么沦为“真爱坤”。这种程度的追星,没有逾越正常的范围,不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只是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精神消遣。 第三类,勉励型追星。我非常喜欢NBA(美国篮球联赛)的许多球星。举个例子,姚明——我相信他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是你知道吗?2002年,他成为NBA第一届外籍选秀状元,可谓风光无限。但是第一场比赛他就因为不适应NBA比赛的强度,不仅一分没得,还“送出”了两次失误和三次犯规。随后,他陷入长时间的低迷期。但后来,他靠着高度的自觉,成长为当时最强的中锋之一,并且在随后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上,率领中国男篮首次杀进八强。别忘了,那个时候他膝盖上还打着钢针。赛后,他那一句“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令无数人动容。步入初中,我一直在用这句话给自己打气。在这种追星的过程中,我们从偶像的身上获取精神的力量,激励自己成就更好的人生。 所以总结一下,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追星?这个问题没有官方答案,但是我的观点是:追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绝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让偶像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路陪伴我们、为我们指引方向,激励我们前行,才是理性的人生态度。正可谓“理性追星、一路前行”!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