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x

高中教学: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能够通过绘图活动,认识并描述区域差异。 【综合思维】能够结合区域差异,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人地协调观】以西电东送为例,能够辩证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调出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能够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运用资料,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 结合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调出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辩证认识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从举一反三的角度,理解“资源”的多样性,理解供需关系差异带来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或者要素流动(如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要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图片导入:浙江用电负荷超1亿千万时新闻图 情境设问:图中显示2023年7月3日,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超1亿千瓦时!这可是比2022年破亿提早了8天。面对全省用电负荷持续增长态势,浙江电力供不应求的原因是什么?浙江又该如何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图片展示:2021年各省份发电量及用电量 教师引导: 我们一起来看2021年我国各省份的发电量和用电量数据,蓝色是发电量,我们可以看到电量大省有广东、内蒙古、山东、江苏等;绿色是用电量,用电量大省有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折线是发电量与用电量的差额,差额为正值,说明电力有盈余,差额为负值,则说明电力有缺损。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一】 在中国空白地图上,用绿色标出差额(发电量-用电量)大于500亿千万时及以上的省份,用红色标出差额小于等于负500亿千万时及以上的省份。 观看图片,思考情景问题 动手画图,参与学习任务一 激趣探究,引发学生思考 掌握读图能力,通过画图提升区域认识素养。 教学活动一 一、供需失衡,资源跨区域调配缘起 教师提问: 1.从电力供需角度,分析红色省份缺电的共同原因。(自然资源缺乏,电力供应不足;经济发展水平高,电力需求量大;电力供不应求。) 2.从电力供需角度,分析绿色省份电力富余的共同原因。(自然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电力需求量较小;电力供大于求。) 教师小结:一边是电力供不应求,一边是电力供大于求,这种供需失衡,正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起。供不应求的地区成为调入区,而供大于求的地区则是调出区。通过资源跨区域调配,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基于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电力资源的供需差异,我国实施了“西电东送”这一重大工程。 根据所绘制的供需差异图和输电距离远近,全国一盘棋,我们可以看到最适合给北京、河北、山东等省份输电的是距离较近的内蒙古、山西、山西等省份,适合给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输电的是四川、湖北等省份,适合给广东输电的是距离较近的云南、四川等省份,而这正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三大通道:北部通道、中部通道、南部通道。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规划西电东送线路 通过问题对比,理解资源供需关系差异是资源跨区域的原因 引出三大通道,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北中南三大通道 教学活动二 二、西电东送,清洁水电万里入浙江 教师过渡:2022年底,位于金沙江干流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投产。那白鹤滩水电站的电能怎么万里迢迢来浙江?有一项工程可谓是今年迎峰度夏的“及时雨”,它把白鹤滩水电站的清洁水电源源不断地送到浙江——它就是白浙特高压工程。 视频展示:《金沙之水,电靓杭城——白浙特高压工程》 教师提问:白浙特高压工程使川电入浙成为可能。但是40年前,四川却是一个用电需要外省“接济”的省份,缺电之严重居全国首位。40年后,伴随着水能资源的大力开发,四川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省内的供需关系跟着发生了变化,使得川电得以外送。 3.从区位条件变化的角度,分析四川水能资源近几十年才加速开发的原因。(水电站建设技术提升;特高压输电技术提升,电力外送通道增加;省内外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投资增加。) 4.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简述白浙特高压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输电距离远,工程量大;地势起伏大,跨越河流、山地,沿途气象条件复杂, 工程难度大;途径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 视频展示:《小尤老师地理现场课堂——钱塘江换流站》 材料四:2023年6月23日,白鹤滩送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容量投产,输电能力提升至800万千瓦。年送电量预计超300亿千瓦时,相当于3000多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所需。 材料五:经测算,白浙特高压每年输送的水电,可以替代煤电机组所耗燃煤1057万吨、减少碳排放1919万吨,也相当于植树10.7亿棵。 材料六:白浙特高压总投资299亿元,工程建设涉及全国近百家设备制造、建筑、安装、科研单位,增加就业岗位超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