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某地区地形图(图甲)以及图中B点所在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2)C所在地形区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简析B所在区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有利条件:a.地势较为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左右),土壤肥沃;b.有河流经过(河谷地区),灌溉便利;c.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期。 限制性因素:①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O℃);②年降水量较小(约600mm),冬春季较干旱(12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于60mm)。 (2)水土流失; 原因分析: ①自然因素:a.黄土是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b.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c.黄河在此多支流。 ②人为因素:a.植被的破坏毁林开荒,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c.露天开矿。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饮食偏好等)是发展变化的,因而对市场指向的现代商品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很大。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 科学技术: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是可以加以改造和灵活利用的;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市蔬菜基地变化示意图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3)请分析90年代中期以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 (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答案:(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2)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3)缺水。 (4)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 例: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作物依次是( )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答案: D 读下图,指出图9中甲阴影区与图10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乙区以种植业为主。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甲区地处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乙区位于长三角,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谷物生长。 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 (2)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中国、世界某区域农业发展区位条件。一般要求全面(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分析,列出主要的有利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城郊型农业区位的选择,主要考虑地价(租)与运输的影响,单位面积产值高的集约型农业接近城区,离城市越远,经营越粗放。 区域农业区位分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两幅图分析,我国哪两个农业部门发展潜力较大?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发展这两个部门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林业与牧业 合理放牧,保护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 ,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 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采育结合;充分利用宜林荒地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2)据图分析我国发展种植业存在的不利条件,并指出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不利条件:耕地比重小,宜农荒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途径:保护耕地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量。 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 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图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刚性增长和资源的刚性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粮食生产的新途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据了解,1978年至1996年间,良种、栽培技术、防灾减灾和土壤改良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分别为33.8%、34.1%、14.2%和17. 9%,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20%提高到目前的45%左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市赛获奖.docx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微课.docx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校赛得奖.docx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省一等奖.docx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省获奖.docx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省赛获奖.docx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精品.docx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精品获奖.docx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说课一等奖.docx
-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高质作品.docx
- 【戴德梁行】新型城镇化4.0 特色小镇.docx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政治试卷 含解析.pdf
- 关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项标准修改单.pdf
- 加快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中国科协主席万钢.docx
- 生成式AI时代下的就业与挑战.docx
- 大华国际-大华国际咨询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3年.docx
- 2025届名校学术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政治试题及答案.pdf
- 2025年中国日式餐饮市场简析报告-嘉世咨询.docx
- 空间计算时代下AR+AI实践与探索.pdf
- 从技术到市场:星闪 NearLink 打造无线短距离通信商业化新增长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