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docVIP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云梦县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 1.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并没有给英国商人带来预想的惊喜,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材料主要反映了 A.鸦片战争对中英双方的全面影响B. 《南京条约》带来客观积极影响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D.中英两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策 2.咸丰元年(1851年)到六年,皖、赣、桂、 安徽、江西、广西三省的变动数达到70%以上, 苏、湘、鄂六省官员变动数达到50%,其中安徽省这一时期死亡的知县占全省知县的50% 以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法联军的烧杀抢掠B.辛亥革命的结果 C.清政府反腐败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3.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 用一张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的纸条粘在墙上。该漫画讽 喻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4.“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项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A.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6.历史学家胡绳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道:“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 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卷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 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在此他强调的是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B.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7.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指明中国革命正确方向 D.掀起全国人民抗日怒潮 8.民国时期,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曾先后设置了自山县、平等县、博爱县和民权县四个模范县, 其中博爱县和民权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县名的设置反映了当时的时代主题是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改革图强 C.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9. 1915年5月,袁世凯在北京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12月,蔡道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清政府腐朽无能沦为洋人的朝廷 B.北洋军阀分裂割据导致民不生 C.辛亥革命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D.袁世凯试图复帝制搞专制独裁 10. 《新青年》在1915—1918年总篇数共1274篇,其中“社会主义”一词一共在20篇文章中使用,使用了 34次,平均每篇使用1.8次;而从1919—1922年,总篇数1026篇,其中使用篇数达145篇,使用次数1292次,平均每篇使用7.75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民众普遍拥护国民革命运动 C.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 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推翻了国民党反对派的统治 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2.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 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A.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B.甲午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