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2023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2 12页,共 =sectionpages 13 13页 试卷第 =page 13 13页,共 =sectionpages 13 13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占卜是一种起源非常古老的宗教仪式,目前发现最早的卜骨见于辽河上游北岸的富河文化。商人则特别喜用龟甲,龟甲是南方筮法的工具。晚商至西周,卜甲之上出现了筮法的易卦,北方占卜与南方筮法这两个不同的系统进一步整合起来了。这反映了(???) A.区域文明交流发展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D.宗教信仰受政治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北方占卜与南方筮法这两个不同的系统进一步整合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方占卜有所交流整合,反映了商朝区域文明交流的发展,A项正确;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统一,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将“天志”(天的愿望)作为治理国家的“法仪”。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表明(???) A.儒墨两家思想相互交融 B.神化君权成为社会共识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及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墨子希望结束混乱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希望建立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因此他们都把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儒墨思想交融,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汉武帝“独尊儒术”标志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3.下表为宋与少数民族的和议表。导致宋朝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放弃以战争手段解决边患 B.改革失败导致的财政困难 C.贯彻强干弱枝的统治方针 D.奉行守内虚外的治国理念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王朝奉行守内虚外的治国理念,军事实力较弱,在作战中不占优势,因此与辽、西夏、金签订和议,D项正确;放弃战争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改革失败与财政困难无关,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有关经济活动的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万宝全书》《四民必用》等商人书,《沈氏农书》《补农书》《耕心农话》等农书,以及《杵臼经》《布经》等工艺书。这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推动技术传播 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工商皆本成为思想主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有关经济活动的读物”、“《陶朱公致富奇书》《万宝全书》《四民必用》等商人书,《沈氏农书》《补农书》《耕心农话》等农书,以及《杵臼经》《布经》等工艺书”可知,随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得到传播,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明清时并没有废除,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是雇佣关系,这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工商皆本思想”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5.康熙二十六年,清廷以台湾“新经归附,文教初开”为由,批准台地考生另编字号,取中一名。康熙三十六年闽浙总督郭世隆以台湾“至今已历四科,人文日盛,学诣渐臻”为由,提请“乡试撤去另号,通省一体匀中”。由此可知,清代科举考试(???) A.改变了全国统一录取的范式 B.政策灵活利于文教事业发展 C.体现了文化重心南移的趋势 D.打破公平体系引起官员不满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康熙二十六年,台湾考生另编字号,取中一名;康熙三十六年,台地撤去另号,通省一体匀中,因此,清代科举考试政策灵活,这一做法有利于利于文教事业发展,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台湾,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文化重心南移,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官员的不满,排除D项。故选B项。 6.鸦片战争以前的外交,是基于朝贡体系的外交,“夷狄”按时朝贡,表示对天子的忠诚。《南京条约》签订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的外交逐渐不再注重形式上的朝贡臣服,而更注重利用外交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转变(????) A.避免了中国主权方面的丧失 B.使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C.导致中国对外交往处于被动 D.推动了中国外交逐渐转型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清政府的外交逐渐由注重形式上的朝贡臣服,向更注重利用外交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转变,这体现了中国外交逐渐转型,D项正确;“避免了”说法绝对,中国主权的丧失没有避免,排除A项;B项属于近代列强侵略在经济方面的影响,与材料内容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源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业 各类复习资料 各类考试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