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一11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一11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0 10页,共 =sectionpages 11 11页 试卷第 =page 11 11页,共 =sectionpages 11 11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明代,言官的弹劾权是朝中的一大利器。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员,都受到言官的制约和纠幼。一旦受到言官的弹劾,首辅都得上疏向皇帝提出辞职,除非受到皇帝的挽留,否则便会下台。这反映出明代(???) A.言官权力不断扩大 B.政治生态日益恶化 C.专制皇权得以强化 D.监察体系趋于完善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言官的弹劾权来自于皇帝授予,依附于皇权,遭受弹劾的官员最终由皇帝决定去留,这表明了明代专制皇权得以强化,C项正确;言官权力不断扩大只是表面现象,其品秩不高,依附于皇权,排除A项;言官的设置有利于纠劾百官不法行为,改善政治生态,澄清国家吏治,排除B项;D项“完善”的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项。 2.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下列史料记载的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祖登正阳门,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②“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佐也。” ③“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④“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②④③①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乃脱甲诣政事堂”可知,①为唐朝;根据材料中“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可知,②为西周时期;根据材料中“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③为清朝军机处;根据材料中“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可知,④为东汉尚书台。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列为②④①③ ,B项正确;东汉在西周时期之后,排除A项;唐朝在东汉之后,排除C项;唐朝早于清朝,排除D项。故选B项。 3.明中后期,一些出版物纷纷使用状元、翰林或极具感染力的词语,如“奇异”“精诀”“至言”等来作书名。这反映出当时(???) A.文化知识的普及 B.商业意识的增强 C.印刷技术的进步 D.科举制度的完善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出版物使用状元、翰林或极具感染力的词语来作书名,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有利于书籍销售,反映出当时商业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从书名选用中看不出文化知识普及、印刷技术、科举制度的情况,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 4.1567年年初,明穆宗出于沿海地区居民生计和打击海上走私贸易等需要,开始允许民间商人出海进行贸易。这反映了(???) A.朝贡贸易的复兴 B.台湾地区的收复 C.沿海倭患的消除 D.海禁政策的中止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中后期,为解决沿海居民生计,打击海上走私贸易,明朝统治者允许民间商人出海贸易,反映了海禁政策的中止,D项正确;朝贡贸易的复兴与“民间商人出海进行贸易”不符,排除A项;1567年荷兰殖民者尚未侵占台湾,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沿海倭患已被消除,排除C项。故选D项。 5.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对当时的内阁大臣评论说:“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故自世宗以来,宰相未有能保全身名而去者。”这表明(???) A.内阁掌握中央的决策权 B.阁臣已演化为宰相 C.阁臣存在一定政治风险 D.内阁成为六部上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内阁权力不断上升,由于其地位不具备合法性,遭受的非议越来越多,最终“自世宗以来,宰相未有能保全身名而去者”,这说明内阁阁臣有一定的政治风险,C项正确;内阁是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不是宰相,不能领导六部,排除B、D项。故选C项。 6.标志着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的是(???) A.册封达赖喇嘛 B.派遣驻藏大臣 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B项正确;历代达赖喇嘛都必须经过清朝中央册封,表明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排除A项;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权,排除C项;由清政府册封班禅额尔德尼,表明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 7.顾炎武指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贫。”“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认为自万历中期以来,正是由于“为人上者”只图“求利”,导致“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窘”的局面。这体现出顾炎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源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业 各类复习资料 各类考试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