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7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而《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
学生分析
作为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学生,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更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背诵本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这个教学硬件资料,结合所准备的课件来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
我们分小组来展示你们课前搜集的“我所知道的陶弘景及题目中两个‘书’的理解”的资料。
教师归纳: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世称陶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生于刘宋孝建三年(456年),卒于萧梁大同二年(536年)。
陶弘景从小即迷恋于葛洪的神仙、炼丹之术,但观其一生之学术研究,前半生或即隐居前,其著述多为古书之诠释以及天文、地理、历算之类;而后半生或即隐居后,则更侧重于医药学研究和炼丹、导引养生等。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突出成绩也多在其后半生。
书:⑴写字;记录;书写。⑵字体。⑶装订成册的著作。⑷书信。⑸文件。本文属于书信体裁的文章。本文虽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注意断句。明确两个“书”的含义。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归类整理的能力。课前检测时,各组学生发言,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陶弘景。既展示了课前预习的结果,又顺势导入本篇课文学习。
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
1、反复诵读
学生听朗读录音,听的过程中注意字音和停顿,然后找同学来读,其他同学来点评。
指名诵读,学生评价。
全班齐读,要求读出重音,。
设计意图:充分引领学生诵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初步感知文章的意境,突出了教学重点中的“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自主翻译
请同学们通过注释和工具书,逐词逐句翻译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疑难词句;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突出教学目标中的“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并为下一步探究文章做好准备。
三、合作探究,点拨提升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也描绘了一幅这样清丽的山水画,他描写了哪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从文中??????????????句中,读出了?????????之美,作者写出了它????????????的特点。”
学生朗读交流。
教师点拨:首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出了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石壁耸立两岸,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自然美不胜收。
第三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出了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2、欣赏“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①我们欣赏了整篇文章,作者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非常和谐,但这一句中间的“乱”字,让人想到混乱、乱七八糟,这个字是否该换一换,比如用“齐”“共”等等?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乱”表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是一种不规则美,通过“乱”字,写出了山川的早晨万物
最近下载
- 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VIP
- 多囊卵巢综合征(最新指南PPT课件).pptx
- 2025年北京通州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和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pdf VIP
- 健康教育咨询模板.docx VIP
- 高压旋喷桩计算表.xls VIP
- 2025年池州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皖2015S209混凝土砌块式排水检查井.docx VIP
- 工匠精神大国工匠.pptx VIP
- 审计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设施规划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宏明 第2章 设施选址.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