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困生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困生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 高,学困生课题开题报告。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 薄,信心缺乏,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但是,学困生并不是一成 不变的,它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学困生面对学习问题, 当现有知识的水平与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水平距离比较大,在一定时间 内不能解决,需要他人的帮助而解决,在问题解决之后,学困生 解决问题的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教师在教学中 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转化已有的学困生,使学困生和普通生公 平地学习,这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数学学科教育质量,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于学困生,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研究。 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他是英国的一 位眼科医生,源于他在工作中发现了词盲现象;赞科夫从情感、意 志等特点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韦纳等人研究学困生的失败归因 特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 心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布鲁姆信为学困生学业成绩差的主要原 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等等。 在国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 真正引起重视是在 1978 年以后。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 等人对差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经验型或分析型研究。钟启 泉从国外差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从原因诊断的角度、治 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分析的角度以及预防教育的角度,综合地 考察差生问题,揭示现代差生概念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略。 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 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 质量上来,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 地迈入社会。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 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 成效。迄今为止在各级、各类书刊上发表的文章大约有千余篇。前人 的这些研究,为我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本课题研究在我校开展的必要性: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因地少人多,不少的青壮年劳力外出打 工,有了不少的留守学生,近年来又因车祸造成不少的孤儿和单亲家 庭,还有部分学生为外地搬迁学生,一家有三到四名学生,他们中相 当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适应能力不强,学业水平差异性大。如学校 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影响鸦鹊岭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将制约鸦鹊岭经 济、社会、教育的协调和谐发展。因此,如何结合我校小学教学实际, 更好地有效发挥我校的教育、教学功能,整合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果, 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观念以形成教育合力,探寻学困 生的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转化策略,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与发展,是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求得更大发 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又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 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 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 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 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 得到健康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 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 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3、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 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 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 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 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 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4、哲学观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 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 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